创业是一场最深刻的修行,但是人生如果没有创业那就太可惜了,创业会让你不断挑战边界,思维的边界、处理人性的边界,通过创业你可以逼出来所有潜力。 非常高兴可以和大家见面,希望大家三天在认知上能够有所突破,能够深度连接。 我们这次课程特别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我跟大家不仅仅在讲知识,更多是让大家练自己的项目,真正在三天里能够打磨出你们觉得挺性感的项目。 我要讲的是一套创业加速方法论,但是创作这个产品说到底是关于自由,让每一位在路上的人都能够更自由,不依赖他人,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命运,能够看清自己的病,能够解自己的痛。 我最初做这套体系也是出于自由,既想帮助创业者改变,又不想像其他人一样依赖于大咖站台,成功者经验,或者引导大家把时间浪费在没有目标的圈子上。 所以,有没有可能做出一个真正的加速产品,把专注点放在用户身上,做一个由用户(也就是创业者)自己可以主导的,而且通过体验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改变的产品。 它能够完善创业者的思维、扩展创业者视野、提供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八个关键节点的工具和方法,同时提供一个场景,有引导师、有同伴学习、有用户验证。让创业者能够更快速校准自己的思考力度、深度,行为的有效性,继续下一轮的决策和行动。 1. 定点发散 首先选择一个性感的行业; 第二是市场细分; 第三是用户洞察。 当这三个做完了以后做定点发散,当你在行业、细分市场发现了用户的秘密后,你会发现有一大堆的机会,然后你需要去用市场容量进行分析,哪些机会是值得做的,哪些是能够持续带来现金流的。 2. 定点聚焦 首先是竞争对手分析,一定要确定自己是不是有竞争对手,很多人以为自己在领域已经做到了第一,做着做着发现其实有竞争对手,只是竞争对手是跨界的; 第二是标杆分析,就是你可以模仿、学习的公司。 找投资的时候你跟投资人讲模式他往往听不懂,或者听懂了以后觉得市场不够大,这个时候你可以加一句,我们想做的是XX界的XXX。投资人对标杆是非常清楚的,因为投资人天天想捕获的就是上市公司和独角兽,当你面对投资人的时候讲标杆,他就知道你的市场有多大,将来的模式是什么样; 第三点是核心引擎,支撑你核心发展的硬核叫做核心引擎。人跟资源不能叫硬核,只有别人无法学习、替代和复制的东西才能叫硬核。 3. 定点深化 定点深化包括使命、愿景和价值观。定点要先深化了解到底为什么做这件事情,以及有没有足够的动力去坚持做这件事情。 使命是我是谁,愿景是去哪里,价值观是我遵循的理念。 1. 学会倾听 在需求的一开始首先要练习倾听,你需要真正站在用户的视角,去思考到底要设定什么样的产品。 如何站在用户的视角呢?倾听用户内心的秘密、并且一定是发现了别人没有发现的用户的秘密。 怎么发现?洞察,向内看,也就是全息倾听。好的洞察从来不是听出来的,而是用眼睛看到、用心感受的。要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必须在现场看他怎么用。去发现在语言的背后,什么才是对他真正重要的,这才是价值。 2. 学会提问 怎样提问才是最有力的提问? 好的提问是开放的、信任的,而不是挑衅式的个人批判和人格挑战。但也不是说所有都是开放的,一定要有反馈和确认。 “刚才你说的内容我给你反馈一下你觉得对吗?” “这样你觉得对吗?” 核心的提问一定要有反馈和确认,在确认中形成共创。 3. 用户画像-->应用场景-->确认需求 用户画像的维度:他是谁、他的年龄、家庭背景、工作背景、教育背景、身份、社会地位和性格特点等。找到典型用户画像人格化。 在用户画像后一定要描绘出清晰的应用场景,讲完了应用场景后需要确认需求是真需求还是假需求,是弱需求还是刚需。 如果是假需求趁早放弃,如果是弱需求你要看弱需求能不能唤醒情感,能不能激发购买的欲望,由相对弱变成相对强的需求。 1. 产品和产品定位 什么是产品?要做好产品一定要有用户思维,同时又能跳脱出来产品思维。 产品画布里最核心的是先解决产品定点,跟公司定点一样。产品的出发点归结为四个维度,产品最初想给客户带来的最核心的价值是“美、好、专、酷”的哪个点?足够美、足够匠心好用、足够专业,或是足够酷? 2. 痒点与痛点 痒点解决的是情感和心理,而痛点解决的是功能性。在过去那个时代,痛点是最重要的,但今天这个时代,痒点变成了更高级的痛点。 今天大家买衣服不是因为冷了,而是因为身份属性。过去身份属性就是痒点,但今天大家消费升级的时候痒点上升成新痛点。 这就是在需求里说的,情感诉求越来越成为主诉求,物质诉求越来越成为次诉求,而且痒点会引发高频消费,痛点则是低频消费。 3. MVP——最小化可行性产品 我们需要反复地做MVP,小步快跑、快速迭代、验证可用性、验证用户思维和产品思维叠加是否正确。是用于验证,而非用于卖。 MVP的验证是让用户告诉你答案、让用户告诉你用不用、喜不喜欢以及最关注的点是什么。 MVP一定要记住最小成本、最小化,一定是可实用可应用,一定要区别于产品说明书。 当你把MVP交给你用户的时候你不能说话,只能看他用,让用户告诉你答案,而非你诱导他。往往创业者以为的产品和用户以为的完全不一样,这便是MVP的价值。 业务链、价值链和商业模式 业务链和价值链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业务链是在公司里产品传递的过程,而价值链是传递价值的过程。 一个产品在企业中业务流转的全流程就叫业务链。研发端,产品运作,生产制造、采购,到了供应链,要有采购、生产制造、物流配送,销售,市场推广,售后服务等。一个链条往往很长,至少这样产品才一层一层往下看得到,能够被传递。 像IT电脑,中国电脑公司都是组装商,他们不掌握核心部分。核心部分被芯片和操作系统掌握了,所以这里钱是最多的,赚取的利润是最厚的。 能够掌握价值链最有价值的部分,并且能够形成持续的销售和商业闭环,这才是商业模式最大的成功! 编辑:雨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