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可乐致瘫痪 原来是它惹的祸

 为什么73 2019-04-07
“我们医院来了一位病人,仰头喝可乐时突然四肢瘫痪。”昨日某医院真就接到了这么一位病人。骨科主治医师瞿杭波说,王大伯得的是“脊髓型颈椎病伴不全瘫症”,是颈椎病中非常厉害的一种,最大的诱因就是他20年来天天把碳酸饮料当水喝,直接导致了严重的骨质疏松和颈椎病。

颈椎病是现代一种常见病,随着电脑、手机使用的增加,颈椎病的发病趋势也日益验证。在中医里,如何看待和治疗颈椎病呢?日常生活中又如何预防颈椎病呢?

早在两千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中,对痹证就做过如下描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还根据症状和部位,将痹证分为筋痹、骨痹、脉痹、肌痹和皮痹。这些描述中也极可能包括了对颈椎病的描述。因此,除了采用现代医学方法之外,通常结合祖国医学的传统理论,对颈椎病的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吸取中医内治、外治手法及针灸等方法的精华,在颈椎病的治疗上颇见成效。那么,中医对颈椎病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呢?

祖国医学将颈、肩、臂痛等症基本视为痹证,在病因学上通常认为是外伤、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不和、经络不通等所致,头晕、目眩、耳鸣则与痰浊、肝风、虚损有关。

中医不仅仅将颈椎病着眼于颈、肩、背、臂等局部,而且还有机地联系脏腑、经络、气血等整体,进行辨证施治;将肝、脾、肾等内脏的功能与筋骨、肌肉、关节功能有机结合,注重两者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作用,放将颈椎病分为风寒湿痹、经络受阻、肝肾不足、气血虚弱、痰湿困阻及外伤等型。

基于中医对颈椎病的上述观点,在治疗上形成了外治手法、外用药物、针灸疗法及内治疗法等一整套的措施。

根据不同的病因、征象和脉象,采用不同的治疗原则、不同的用药和不同的方法,尤以内、外并重的原则有别于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即不仅注重局部的整复错位、松弛肌肉、伸展筋脉,而且更注重疏通经络、调节内脏的整体康复。因此,中医治疗或中西医结合治疗颈椎病,无疑是我国的“绝活”。

中医辨证分型论治颈椎病

一、寒湿阻络型(本型常见于颈椎病颈型和神经根型)

头痛或后枕部疼痛,颈僵,转侧不利,一侧或两侧肩臂及手指酸胀痛麻;或头疼牵涉至上背痛,肌肤冷湿,畏寒喜热,颈椎旁可触及软组织肿胀结节。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治以温经活血,祛寒除湿,通络止痛。 
【方药】川桂枝、羌活、威灵仙、秦艽、川芎、当归尾、葛根、天麻、炮甲珠、炒神曲、赤芍。 


(上图来自 中医识方)

方中羌活、灵仙、天麻、秦艽,祛寒除湿止痛;川芎、天麻疗头痛。桂枝、川芎、归尾、赤芍、炮甲珠温经活血,通络;葛根解痉,神曲健脾和胃,甘草调和诸药。 


二、气血两虚夹瘀型(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颈椎病)

头昏,眩晕,视物模糊或视物目痛,身软乏力,纳差,颈部酸痛,或双肩疼痛。舌淡红或淡胖,边有齿痕。苔薄白而润。脉沉细无力。治以益气养血,醒脑宁神,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熟地、砂仁、当归、白芍、鸡血藤。 


(上图来自 中医识方)

方中炙黄芪、炙甘草、潞党参、炒白术补气;熟地、川芎、白芍、当归养血;天麻、川芎、鸡血藤安神健脑,活血通络,砂仁理气和胃导滞。 


三、气阴两虚夹瘀型(本型常见于椎动脉型和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眩晕反复发作,甚者一日数十次,即使卧床亦视物旋转,伴恶心,呕吐,身软乏力,行走失稳,或心悸,气短,烦躁易怒,咽干口苦,眠差多梦等。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而干,或舌面光剥无苔,舌下静脉胀大。脉沉细而数,或弦数。治以益气养阴、安神醒脑,调和气血。 
【方药】天麻、川芎、杭菊花、枸杞子、沙参、炙甘草、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白芍、丹参、地龙、夜交藤。 


(上图来自 中医识方)

方中炙甘草、沙参、白芍、枸杞子益气滋阴;天麻、杭菊花、炒枣仁、炒柏子仁、炙远志、夜交藤醒脑益智,养心安神;川芎、丹参、地龙活血通络止痛。 

四、脾肾阳虚夹瘀型(本型常见于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后遗症或久治不愈者)

四肢不完全瘫(硬瘫或软瘫),大小便失禁,畏寒喜暖,饮食正常或纳差。舌淡红,苔薄白或微腻,脉沉细弦,或沉细弱。治以补肾健脾,温经和阳,强筋健骨。 
【方药】熟地、枣皮、炮干姜、龟板胶、鹿角胶、炮甲珠、白芥子、炒杜仲、牛膝、淮山药、炒神曲、白芍、川桂枝、肉桂、炙甘草。 


(上图来自 中医识方)

方中熟地、炒杜仲、牛膝补肾养血;鹿角胶、龟板胶填精益髓,强筋健骨;枣皮补肝肾,收涩止遗;川桂枝、肉桂温经和阳;炮干姜、淮山药、炙甘草、炒神曲健脾和胃,温阳益气;白芥子祛痰散结;炮甲珠软坚散结,通经活络。

颈椎病的预防

《素问》有云:“上工治未病”,所以疾病的预防是最为关键的。预防颈椎病,可以做米字操。


1、可以盘坐在垫子上,或者坐在椅子上,腰背挺直,尽量让颈部伸展,下颌略收,双臂放松下垂,肩膀向后微微张开。感觉整个身体充分拉伸,保持5秒钟,然后慢慢放松。注意不要闭眼,目视前方。

2、自预备式,缓慢向前屈颈低头,双肩打开,肩膀有向后牵引的趋势,直至颈肩肌肉感到绷紧为止,保持5秒钟,然后缓慢放松回复原位。如果已经出现颈部不适的状况,那么不建议做“米”字操中的后仰动作,以免加重症状。

3、自预备式,头部缓慢偏向左侧,感觉让左耳向左肩贴近,使右侧颈肩肌肉感到绷紧为止,同时右臂尽力向下伸,脊柱保持挺直。之后缓慢放松回复到预备式。

4、自预备式,头部慢慢偏向右侧,让右耳与右肩靠近。与左侧式方向相反,动作一致。

5、自预备式,头部向左侧扭转,目光尽量看向身体后方,但是身体不能转动,保持5秒钟,最后回复原位。

6、自预备式,头部向右侧扭转,与左转式方向相反,动作一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热点新闻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