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 本文1678,阅读需要3分钟,如果忙建议收藏。 常言道打虎亲兄弟,但虎打多了怎么分食自古就是一个难题。 从古代版的“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到现代版的新鸿基郭氏兄弟、华纳兄弟…… 孰是孰非? 纵观全世界的家族企业,不论是创一代,还是继承者,无论是父子之间还是兄弟姐妹间,操戈相向是其通病,以致于绝大多数家族企业被绕进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数据显示,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企业是家族企业,其中88%都遭遇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美国一所家族企业学院的研究显示,约有70%的家族企业未能传到下一代,88%未能传到第3代,只有3%的家族企业在第4代及以后还在经营;而麦肯锡咨询公司研究的结论认为,家族企业中只有15%能延续三代以上。 在我国的非公有制企业中,家族企业超过90%,其中不乏斗得“你死我活”的案例,兄弟阋墙、家族内斗的故事更是不断:河南太行振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由8个亲姐弟一起创业,企业发展壮大后,因权益匹配达不成一致,姐弟分了合,合了分,辗转斗争30多年,到企业濒临倒闭的边缘都不曾分出高下。 事实上,兄弟档(或兄妹档)类型的家族企业也不是完全不可以相安无事的发展。 除了类似顶新魏氏家族“分业不分家”的模式外,出现“和谐”局面还有一种可能存在的情况:那就是一方相对强势,在公司决策层面有绝对的权威,而另外一方相对弱势,更多的是起辅佐的作用。 盛大公司的陈天桥与陈大年兄弟,以及安踏集团的丁志忠、丁世家兄弟就是如此。 在盛大公司,陈天桥拥有绝对的权威,一直独占风头儿,而其弟陈大年则被外界调侃为一个跟随哥哥创业10多年的“隐形人”。 “部分没跟我直接打过交道的人眼中,我有个著名标签,那就是陈天桥的弟弟。”陈大年说,当初是两人一起创办盛大,自己是一个16年的互联网从业者,一个抓住机会的老程序员。 对于安踏集团,自创一代退居幕后,作为老二的丁志忠取得了家族企业的主导权。 大哥丁世家性格温和,主要负责生产事务,学财务出身的妹妹丁雅丽专门看管公司的钱袋子,三人之间形成了很好的互补关系。 家喻户晓的国美更是如此,黄光裕、黄俊钦兄弟二人闹掰分家完毕后,黄光裕成为业界出了名的一言九鼎的“帝王”,他的两个妹妹和妹夫只能处于辅佐的地位。 在家族企业里,此般的主次分明显得格外重要,反之则容易发生内部动荡。 据传,陈大年与哥哥后来也发生了一些不愉快,而这些不愉快很大一部分发生在他娶了一个精明的上海老婆之后。 这位陈大年夫人认为,自己的老公贡献那么多,却享受不到相应的权益,于是开始提出各种要求,甚至不惜通过律师准备对簿公堂。 显然,家族企业的双方或几方都鼎力相争的话,那么一山难容几虎的戏码便是家常便饭。 另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就是远大空调的张氏兄弟。 一开始,张剑与张跃抱着同样的目标共同打拼,很快使远大空调在市场上名声鹊起。在公众场合抛头露面的多是张剑,张跃则以助理的身份隐身幕后,外面也习惯于称呼他们为“张剑兄弟”。 2001年福布斯中国富翁排名榜上,张剑、张跃兄弟名字还并列在一起,但到了2002年,只有哥哥张跃的大名,张剑的名字不知道去了哪里,随即2003年便爆出,兄弟二人关系决裂,彻底分家。 据传,两人分家源自于对以后事业的定位。 张跃紧紧抓住直燃机空调这个行当,声称要做一辈子,决不改行,并且发誓不让公司上市;但张剑极力主张多元化,认为直燃机空调未来市场潜藏很大危机,于是把精力放在了远铃整体浴室这个比较超前的项目上。 这个桥段与永辉兄弟有些类似。 如此一来,“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竟生出了“只因是同根生,相煎才太急”的味道。 事实上,普罗大众家族皆会努力选择最优的基因繁衍后代以完成自己的使命,但由于家族的每一个基因都是平等加自私的,在资源有限、基因载体争夺目标高度一致情况下,利益面前,血脉至亲开撕都是见惯不怪的常事,同胞之间发生争夺更是不再话下。 消弭这种分裂的种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利益分配上“亲兄弟,明算账”,在权责分配上目标尽量不要高度一致。 另一方面兄弟分家也并不一定完全是一件坏事,因为志不同、道不合却非要捆绑在一起互相煎熬,产生的内耗反而会大大影响家族企业的发展。 树大要分杈,这是自然规律。 在家族企业中,不合则分,既可以避免同根相煎的悲剧,同时也可以尽量避免出现“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的连锁反应,让整个家族企业毁于一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