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妻子在ICU里与痛苦搏击,每天一次的10分钟探视让我泪如泉涌

 湘兰图书馆 2019-04-07

妻子在ICU里与痛苦搏击,每天一次的10分钟探视让我泪如泉涌

人生,没有逾越不了的坎坷,唯有病魔,无法抗争。爱人的肿瘤折磨了她近二十个春秋,终于在四年前恶化,于是我们长途跋涉,到省城与病魔交锋。长夜漫漫,时间难捱。三十个日夜的分分秒秒都在经受着生命的考验。

化验、做CT、会诊……诊断结果:良性右额叶镰旁脑膜瘤。需要住院、进行手术。做了26年医生的爱人,听到这个诊断结果并没有害怕,手术前的各种检查极力配合医生,与主治医师和护士谈笑风生,在她心里就好像和平常人一样。而我第一次遇到这样大的手术,心乱如麻,担心至极。爱人劝服我:没事的,一切都会顺利的!主治医师安慰我:放心吧,这就是个小手术,两个小时就会完事!当护士把爱人推进手术室的时候,她潇洒地向我们挥手致意,微笑着伴随款款的车轮,消失在我们的眼前。虽然我从爱人的一个挥手、一个微笑中得到了些许安慰,但是,手术没有结束,我的心总是在悬着……

手术在进行着,时间在推移着,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我的心乱了,主治医师不是说,这就是个小手术,两个小时就会完事吗?三个小时了,手术室里面没有传来任何音讯。四小时、五小时……八小时,看到其它手术室陆陆续续出来的患者,我慌了……终于出来了主治医师,端来一铁盒足有半公斤的脑瘤碎片让我们看。看到主治医师浑身被汗水浸透,满是疲惫,我哭了!手术仍要继续,缝合开始了。又过了一小时、两小时,爱人终于被推进了ICU,我的心落地了。

我感激主治医师们的努力与付出,我走上前握紧他们的手。此刻,我用多少语言都无法表达谢意。他们拍拍我的肩膀,我深知:每一名白衣战士的胸膛都跳动着一颗感同身受的心,她们用一双纤巧的手与病魔斗争抗衡,一个安慰的动作如雨露滋润了枯芽,一汪浅笑如月夜的沙漠里,月光温柔的手指,轻轻地抚摸着一颗颗热伤了的沙砾。

然而,正当我沉浸在成功喜悦的时候,从ICU里传来消息:爱人从手术室里出来已经八个小时,却没有任何知觉。我再次慌了……深夜,两名主治医师从家里急速赶来,会诊后得出结论:手术部位渗血,需要立即进行第二次手术,是否手术需要征求我的意见。我毫不犹豫: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得抢救!我用颤抖的手在意见书上签下了“同意”。大半生的教学生涯使我练就了一手好书法,但是此刻,字体歪歪扭扭,毫无美感。

爱人在昏睡中再次被推进手术室。这是一段难熬的时间。主治医师以及医护人员,正与死神打着一场激烈的生命争夺战……而此刻的我,睁大焦急的眼睛,祈盼的泪水淹没了等候室的每一个角落。深冬的夜静悄悄的,一切生物都幸福的蛰居着;手术室外的长廊也静悄悄的,没有人在走动;等候室里也静悄悄的,只有我在心脏急促的抨击声伴奏下与夜煎熬着。

一张生死薄上,赌上了我们病魔缠身的肉体,魔鬼拉着我们的左手,上帝握着我们的右手,此刻的他们,是离我们灵魂最近的兄弟和姐妹,此刻,爱人是案板上的一条鱼,那些过往的云烟,薄如一片刀,轻如一口气。

时间在等待中凝固了六个多小时,爱人再次从手术室推进了ICU。在这推进的一瞬间,我再次看到爱人孱弱的面庞,再次看到护士疲倦的身影,再次看到主治医师衣衫被汗水浸透……从他们的眼神里,我知道,这次手术成功了,奇迹出现了。这是医学专家永不放弃对高超医术追求的结果,这是对生命的尊重!“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这是生命的源泉。”

爱人在ICU里与痛苦搏击。每天一次的10分钟探视让我泪如泉涌。因为当你看到病人被病魔所折磨的痛苦表情而哭;因为病人坚强意志所打动而哭;因为看着病人家属心痛送走亲人悲伤而哭;因为看到由于名医的努力抢救而获新生的病人时激动而哭;因为看到由于医生精湛的医术、护士精心的护理而康复的病人时喜悦而哭!这一切的感动是来自心灵的触碰,我只想用眼泪来诠释!

妻子在ICU里与痛苦搏击,每天一次的10分钟探视让我泪如泉涌

接着,便是爱人进入普通病房后的护理。主治医师建议:刚出ICU,最好雇一个专业看护。可是当时正值新年临近,已经雇不到看护了。我就和家人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轮流值班,喂药,擦身,导尿,接便,掖被,转身,拍背,吸痰,给氧,雾化,烤电,抚慰……,我们悉心呵护,耐心照料,用感动唤醒爱人。我知道:一次有力的握手、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贴心的话语,带给病人的是心灵的抚慰、生的希望和力量……病房里,犹如白色的鸽子,我愿作一只鸽子,而爱人恬静的微笑,荡漾在每一只吊瓶里,滴答滴答,带着我,轻轻飞翔,然后重重落地。此刻,就让我们心贴着心,哭或者笑,相互疗伤。

医院外,喧闹的人群拥挤着;医院内,荫翳的树木,星星点点,跳跃着阳光与可爱的小鸟。其实,医院是最美丽的地方,最神秘的地方,最诡异的地方,也是最可怕的地方,最令人放心和放心不下的地方。天使住在医院里,死神也住在医院里,还有,平凡的、毫无力量的我们……那时正值寒冬腊月,又逢辞旧迎新,我们用全部的情感浇筑着四个字——精心呵护!这是对天使的仰慕;带着佛徒般的虔诚;这是对信念的坚守,承诺了无悔的陪伴!与死神作对,用灵巧的双手托起生命的绿舟,残损的躯体,痛苦的心灵,需要付出百分之二百的爱心与真情。医院外每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活、生命而拼搏着,挣扎着,如果你要活着,那就必须付出努力!

在这里,我度过了有生以来再不想在这里度过的51周岁生日;在这里,我度过了难忘的除夕夜,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暖阳,一缕感动的暖阳。生与死,就是一线之间!我被在医院中看到的一切彻底的震憾了!多少生龙活虎的人,经受不起病魔轻轻的一击就颓然倒下?躺在病床上的人无奈地与病魔对抗着,时间好像已经凝固,都经历了一场痛苦的心灵洗礼,经历了从不相信不情愿接受事实的过程。侥幸已经变为期待,懊恼已经变为忍耐,再不用为世俗纷繁而操劳。来探视病人的人都是迈着沉重的脚步进来,踏着轻松的步伐离去。如果人们从这里出去后还能够时时记起医院里的情景,经常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人生,人都可能变得更平静更从容,社会可能变得更和谐更康宁。

在医院的每一天,看着忙碌匆匆的人们,看着哭笑的表情,看着好多外面的世界无法想到的景象,思索了好多平时不可能去思考的问题。虽然只是一墙之隔,外面是滚滚红尘,里面是沉沉暮霭,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悲剧一幕幕上演。医院是残忍现实和苦难人生的缩影,任你是高官显贵,任你是名人明星,只要进入这里就是一个赤裸的病人,身外一切光环定成幻影,在病魔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爱人从入院到出院,整整30天。30个昼夜,病人走过了死亡的边缘;30个昼夜,记录了我们与生命抗争与时间赛跑的轨迹;30个昼夜,诠释了医生用自己高超的医术和对病人的无限爱心,将生的希望挽留!30个昼夜,记录下脑外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合力创造人间真爱的奇迹!

出院的前一天,爱人亲自给脑外科送去一幅锦旗:“神医德高挽生命,良术艺湛去沉疴!”

妻子在ICU里与痛苦搏击,每天一次的10分钟探视让我泪如泉涌

妻子在ICU里与痛苦搏击,每天一次的10分钟探视让我泪如泉涌

【作者简介】吴云峰,1962年生,大学本科,高级教师,供职于吉林省通榆县教育局。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青年诗人学会会员、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团研究会理事、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通榆工作站站长、白城市作家协会报告文学专业委员会主任、文学季刊《风车》编委会副主任。有百余篇诗词、散文、报告文学、小小说等作品在国家、省、市报刊发表或获奖。被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等国内多家部门联合授予“中国时代德艺双馨艺术家”、“中国时代杰出新闻文化贡献奖”荣誉称号。著有文学作品集《生命的轨迹》、报告文学集《托起梦想的翅膀》、电视剧本《多少柔情多少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