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兴坪古镇——阳朔和山睦水的千年小镇![]() 兴坪镇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阳朔县,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逆水行舟上桂林,落帆顺流下广州”,从小镇出发,沿漓江,上通桂林、湖南,连接中原;下达梧州、广东,直抵海外。因水而兴的兴坪古镇,历史上一直是商贾云集、百业兴旺的繁华之地。 如今的兴坪古镇依然保留着古朴的风貌:明代的老屋,清朝的戏台,老街深巷中,古镇人世代繁衍,延续着古老的传统,安享着岁月的宁静。 ![]() 1.天水寨 ![]() 天水寨险峻雄奇,寨中建筑清秀非凡,与山水和谐地融为一体, “天人合一”的理念显现得淋漓尽致。在《记住乡愁》节目中,就曾讲述过它的来历…… 明崇祯十年,徐霞客游历漓江,来到兴坪时,遇到了当时正在四处寻找落脚之地的赵家先祖。徐霞客看到山上有很多树,就断定肯定有水源,因此带赵家先祖去寻找,果然找到了一口水井。 ![]() 赵家先祖就把徐霞客找到的这眼清泉命名为“天水”,清泉所在的山谷称为“天水寨”。他们引水入村,养鱼灌溉,家族得以安居乐业,日渐兴旺。 2.九马画山 ![]() 九马画山是桂林漓江著名的景观之一,临江而立,石壁如削,远望如一幅巨大的画屏。石壁上赭、黄、绿、白,五彩斑斓,浓淡相间,斑驳有致,宛若巨幅壁画,因而叫“画山”。细看九马画山,在石壁顶端、下方、左边、右边和鱼尾峰上合共是九匹马,故称“九马画山”。 3.黄布滩 ![]() 黄布滩处在九马画山的南面,滩底有一块米黄色大石板,透过清澈澄碧的江水往下看,好像一匹黄色的布,因此人们称这个急滩为“黄布滩”。滩的左右两岸,有大小不一的七座山峰 ,好似仙姑浴水而出,人们便把它称作“七仙女下凡”。这里水平如镜,青峰倒影十分清晰,是沿江摄影的最佳去处,有“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的感觉。 ![]() 古镇人黄星月家里世代以捕鱼为生。黄家有个祖训,叫作打鱼的时候“三不打”,即春天的时候不打,旋子(产卵)不打,小鱼不打。对漓江上的黄家人来说,“三不打”的祖训,已经坚守了500多年。在《记住乡愁》节目中,就为大家讲述了关于“三不打”的故事…… ![]() 相传,元末明初,黄氏祖先带领族人从福建邵武地区迁移到漓江一带,以捕鱼为生。靠着漓江里丰饶的水产,家族得以安居乐业,发展壮大。族人多了,无节制的捕捞让江中的鱼越来越少,到了后来,以水为生的黄家人守着一汪江水,却吃不上一顿饱饭,这样的情景让黄冬进忧心忡忡。 ![]() 有一天,黄冬进对子孙们说,他夜里得到河神托梦,要想子孙后代有鱼可吃就不能胡打滥捕,由此便定下了“三不打”的规矩。之后,黄冬进还对渔网网眼大小、下网时间都做出了明确规定。依照黄氏族规,清顺治六年,桂林官府把黄氏家规确定为漓江捕鱼的行规,要求漓江上所有渔家必须代代相传,严格遵守。 ![]() 一代代兴坪人遵循着先人的生存智慧,上世纪90年代,受周边环境和人口增长的影响,漓江的鱼类资源不断减少,为了给后世子孙留下生存的机会,兴坪的许多渔民主动放弃了这份营生,绑起了自己的鸬鹚,回到了岸上。 陈新和是古镇的一名退休教师。每天早上9点,他都要和老伴一起,到河滩上捡垃圾,这是夫妻俩坚持了30多年的习惯。 ![]() 上世纪90年代,漓江旅游热逐渐兴起。 当时,往来漓江的游船众多,产生了大量垃圾进入漓江。看着家乡的母亲河变脏,陈新和心里很不是滋味。于是,他和老伴决定要保护好这片山水。 ![]() 30多年的时间,风雨不改,寒暑不变,陈新和夫妻俩每天沿江捡垃圾,每次都要走上几公里,最多的时候一周要捡到800多斤垃圾。 起初,一些人对他的行为并不理解,认为一个老师不应该去捡垃圾。对此,陈新和不以为然,他还编了一首打油诗“捡起垃圾人又丑,旁边别人笑我丑,他笑我做丑就丑,事做久了不怕丑,唱起山歌当小丑。事到如今不说丑,清洁漓江不是丑,愿做天下这个丑。” ![]() 陈老师的坚持感动了兴坪镇上的很多人,大家开始为保护母亲河行动起来。人们自发地组织清理河滩,垃圾被送到镇里几个固定的回收点,集中处理。如今的漓江,江面河岸重新变得干净整洁起来。 ![]() ![]() 舞草龙的民俗在兴坪流传已久。草龙全身用稻草扎成,龙身在15节左右,每节都插有点燃的香,龙身在舞动时,点燃的香随风飘动如流星般闪烁。每当草龙舞到某一户人家时,这家的人便会主动为草龙插香、燃放鞭炮,以祈求来年平平安安,风调雨顺。 ![]() 相传,舞草龙迎龙神的仪式始于唐代,它的由来与古镇的一场巨变有关。 当时,吴国在距离现在古镇不远处的山腰上建造城池,称为“熙平”。历经两晋、南北朝,一直都是当地县府所在地。然而,隋开皇年间,随着人口的增加,一场关系到熙平存亡的危机悄然来临。 ![]() 由于驻扎在这里的士兵乱砍滥伐,加上老百姓砍火畲地,放火烧山,再引起山火蔓延,整个青山变成了光秃秃的山。 一年夏天,当地下了一场持续的暴雨,裸露的山体被雨水冲刷,滚滚的泥石流倾泻而下,繁华一时的老县城一夜之间被夷为了平地。 ![]() 家园被毁,亲人离世,幸存下来的人们悔恨不已,都说这场灾难是因为乱砍山林,遭了天谴,要举行一场舞草龙的仪式向山神水神赔罪。 因此老百姓在每年的正月十五就在社树下面扎龙舞龙,祈求太平。 ![]() 1.啤酒鱼 ![]() 啤酒鱼是当地最有名的地方菜。挑选新鲜的漓江鱼,不刮鳞,放入油锅,两面都炸成金黄色;然后只用啤酒焖烧,以酱油、辣椒、木耳、番茄等佐味,加盖焖至入味就可以上桌了。啤酒鱼一般论斤点,鱼肉入口,肉质细嫩爽滑,辣味和鲜味完美结合。 2.田螺酿 ![]() 田螺酿也叫螺蛳酿,是阳朔当地的一道特产美食。将做好的肉馅装到田螺壳内,用姜末、鲜薄荷、三花酒制作而成,薄荷的清香配上淡淡的三花酒,口感韧而嫩滑,味道绵长鲜美。说到酿,很多人都会想到酒,想到发酵的东西。其实在桂林,“把肉通过调馅放进各种东西里面”叫做酿,如豆腐酿,马蹄酿等等,都非常受当地人喜爱。 3.阳朔糍粑 ![]() 阳朔糍粑制作工艺精细,把上好的糯米蒸熟后,用力杵打,直到糯米饭呈棉团状;然后再取出糯浆做成圆团,放入蒸笼蒸熟;水糍粑多放内馅,如豆蓉、莲蓉、芝麻桂花糖等,质地细腻柔韧、洁白晶美;趁出笼时再裹上点白糖或熟豆粉,更是色美味鲜,口感细滑沁甜,是阳朔名小吃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