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股市越来越火,跟新人聊几句

 关山剑客 2019-04-07


这是一个令人担心的事实。

因为,绝大多数的新人注定了“资产大幅缩水”的命运。

这个命运或许会在今年、明年、后年,或者其它的任何年份降临,我不知道。但是,我很清楚,这个悲惨的结局不可能轻易地避免。

所以,我想和这些新人聊几句,说一些简单的事实。


股市是一个离钱很近的地方。

离钱越近,赚钱越容易,人的得失心也会相应放大。所以,股民是一个极其非理性的群体,非常容易受到蛊惑。

最直接的是价格波动和赚钱机会的蛊惑。

股市看似处处是机会,处处都能赚钱,所以,我一日也不能停歇。追涨杀跌,搞得不亦乐乎,最终,亏得一塌糊涂。

然后,就是各种外在的影响。

身边的人做股票赚钱了,赶紧开个户,跟着他买;

电视上的分析师说得天花乱坠,肯定没问题;

网上的大V真诚分享,跟着他抄作业……

操作完全不由自己控制。

当然,这些都源于我们自身的需要。

我们都有权威崇拜的倾向,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他人,自己就不用为亏损负责了,在潜意识里,这并不是坏事。

只不过,我们没有考虑过一个简单的事实:

除了我们自己,没有任何人真正关心我们的钱包。实际上,所有人都和我们一样,只关心自己的钱包。

出了事,你崇拜的权威也会跟你一样,推卸责任。

所以,我们见到很多分析师做预测,却没见过一位分析师为失败的预测负责。

这很正常。

和我们不愿意承担“自己做交易决策”的责任,以免犯错误一样,谁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降低自我评价。

由此,我们很容易得到一个简单的结论:除了自己的赚钱能力,在这个市场上,你无法依赖其它的任何东西。

毕竟,你都不愿意为自己的钱包负责,其他人谁会愿意承担这个责任呢?

所以,为了把交易做好,我们所能做的唯一的事情就是,不惜一切代价,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

怎么提升呢?


毫无疑问,和做好其它任何事情一样,我们最需要的是知识。准确地说,是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为了学习知识,我们可以读书、看视频或自媒体文章;

为了内化、系统化,我们需要反复揣摩、梳理逻辑、整理自己的知识框架。

后者很难,而且,远比前者重要。

在移动互联网的时代,我们很容易得到很多有价值的信息,比如说,有价值的股票类自媒体特别多。

但是,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不是你自己得出的结论,如果你无法从内心里信服他的逻辑,你能把这些结论落实到账户上呢?

敢买吗,敢持有吗,敢赚钱吗?

不敢。

所以,必须自己形成逻辑严密的、系统的、完整的知识框架,并且,能够熟练运用这个框架做分析、得结论。

只有这样,我们才敢赚钱。


建立知识框架,目的是形成一个完整的、能够处理交易各个部分的操作框架。

一般而言,一个操作框架可以分为三大部分:操作前的总体规划、操作的完整流程、操作结束后的总结。

我们以本次短线操作为例,跟大家聊一下。

  • 一、规划

一般来说,在做规划的时候,我们关心三个问题:

一、当前处于上涨趋势还是下跌趋势;

二、当前的回调是针对谁的,我要拿一个什么样的上涨;

三、这个回调的操作价值如何。

回答完这三个问题,我们就大致明确了我们所处的市场环境、本次操作的价值和后面的持仓规划,进而,就能果断地做买入、持有和卖出的操作。

对于本次短线操作来说,我们处于上涨趋势中;是在小波段的背景下,拿一个日线短线上涨;因为小波段第二波没有破位,操作价值很大。



好这个规划,在周二回调的时候、周三大幅低开的时候,我们就不会担心,恰恰相反,看到回调幅度很小,我们甚至可以做一把M30的短线。

  • 二、操作流程

一个完整的操作流程,一般包括买入、持单、卖出三个部分。

买入,我们一般使用低级别的底部结构,即,底背离或底部抬升进场;在持单的时候,遇到规划中的低级别的回调,要耐心地持单,并且,在回调结束后,把止损调上来;在出现顶部结构的时候,需要考虑卖出。



特别强调,卖出不是卖完就完了,一定要关注之后下跌的力度,如果力度比较小,需要接回,就要做接回的动作。只有回调力度大,不需要接回了,一个操作周期才彻底完成了。

比如说,本次日线短线机会,就是一次接回的机会。



什么强调接回呢?

一方面,在强趋势行情中,不做接回,容易错失行情;

另一方面,做好接回的准备,高位卖出的时候才能更果断,而不是担心踏空,犹犹豫豫不舍得卖,在反转的时候蒙受重大的盈利回吐的损失。

  • 三、总结

反思得失,优化操作流程,是每一次交易完成之后都要认真去做的工作。

我们做交易不是做一次两次就不做了,赚的也不是一天两天的钱,不做反思,没有进步,就无法优化成绩,甚至,无法保持成绩,所以,一定要不断地思考,以今日之我非昨日之我,以明日之我非今日之我。

值得强调的是,反思的内容一定要具体,就是认知框架、交易框架或者执行中暴露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不能笼统地说“太贪了,应该早点出的”。

这种散户最喜欢做的“总结”,没有具体的操作条件,因此,是毫无意义的。早点出,怎么算早,具体怎么出呢?


学习、知识的内化需要一个过程,操作框架更需要反复打磨,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一件事情:控制好成本。

最重要的就是,控制住实盘的亏损。

之前,我总是劝人“停了实盘,专心学习”,时间久了,慢慢明白,但凡做过实盘、赚过钱的人,难免中了“点点鼠标就能赚钱”的毒,无论亏损多严重,都无法停下实盘,更何况,学习、整理操作框架也要借助于实盘的经验,所以,慢慢地,我也就不说了。

现在要劝,我退一步,劝大家“减少投资的规模,不要一次性把自己所有的钱投入进去”,以免出现“方法有了,能赚钱了,本金没了”的情况。

这是一位朋友给我发的消息,很令人心痛,但是,事已至此,又有什么办法呢?


很自然地,我们会问一个问题:不投资,怎么赚钱呢?我已经亏损了这么多,不加大投入,怎么扳回损失呢?

这个问题,我们从两个角度来说:

  • 一、如果你没有赚钱能力,做得越多,亏得越多,实盘操作又有什么意义呢?

在学习阶段,投入资金做实盘,是为了辅助学习的,目的是总结经验、不断进步,而不是赚钱。因此,投入一笔足以让自己认真对待、能够激发自己深入思考的资金,就足够了。不能从追求利润的角度,大幅度地投入。

  • 二、不是只有自己操作才能赚钱的,实际上,股市投资最基本的办法是买ETF基金,尤其是定投ETF。在自己没有赚钱能力的情况下,更应该通过这种方式,分享股市总体上涨的收益。

可能有些人会想,ETF收益太低了吧,个股拉几个涨停,就够它涨一年的了。

这是比较典型的“眼高手低”,自己做一做就能知道,跑赢ETF是很难的。实际上,无论散户还是基金经理,长时间来说,很少有人真正跑赢全A指数。

所以,我们还是应该审慎一些,严谨地对待自己的账户,不能因为牛市,因为身边的人都赚了钱,因为各种传说,就盲目地投入。


不要辞职。

每次牛市狂热的时候,总有无数的人冒出“辞职,专职炒股”的念头,哪怕亏损的人,也会说“我亏损,就是因为要上班,没有充分的看盘时间,错失了买卖点”。

但是,辞职了,就一定做得好吗?

首先,能不能赚钱,取决于我们有没有相关的知识,是否具备盈利能力,和是否专职毫无关系。否则,我们辞职踢足球,马上就成梅西C罗了,岂不美哉?

其次,辞职之后,没有收入来源,但是,柴米油盐又需要钱,这就带来了两个问题:

一、“炒股必须赚钱”,会导致我们沉迷于短炒,而短炒恰恰是最不稳定、最难赚钱的;

二、即便我们能赚钱,盈利都取出来做生活费了,没有复利,没有资本增长,也赚不了大钱。

最后,没有收入来源,亏损,会导致家庭关系紧张,让一切变得毫无意义。

我们做股票,本来就是想赚点钱,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的,搞到最后,一家人势同水火,又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千万不要辞职。

问题是,不辞职,确实会导致看不到买卖点的问题,怎么办呢?

首先,手机端的炒股软件已经很完善了,足够支持我们日常的看盘和操作;其次,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对买卖点要求没那么高的交易方法,比如,定投ETF、价值投资、做波段操作。

除了短炒,股市的道路还有千万条,而且,每一条都比短炒更适合普通人。


做交易,只能靠自己;

我们要通过学习、操作、反思、总结,构造自己认知框架;

我们要基于认知框架,构造一个闭环的操作框架;

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注意控制好过程中的成本;

不要辞职。

简单几句话,希望能够引发大家的思考,让大家的交易之路走得稳一些、再稳一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