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吹客英语汇 超有货的英语学习博客 因为工作原因,在孟买待了两周。在朋友圈发了印度当地的照片,朋友纷纷提醒注意安全和卫生。去之前自己有同样的顾虑,但到了当地,情况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糕。两周时间和孟买当地朋友聊了很多,去了不少市井的地方。有些所见所感也的确让人新奇。
大概是因为没安装空调,公交车和火车就算行驶中都不关门(轻轨除外)。传说中的“挂票”没见到。 我们可以说出《摔跤吧!爸爸》《三傻大闹宝莱坞》以及阿米尔汗。但印度年轻人对于中国文艺的了解似乎还停留在李小龙,成龙,或者《卧虎藏龙》。 孟买全年夏季,但分雨季和旱季,皮凉鞋和拖鞋盛行。 直接用手擦屁屁是真的。但宾馆,办公楼的厕所都有纸。每个厕所会有一个小花洒,用来便后清洁手。具体使用流程未知。 街头最常见的私家车是铃木,其次是丰田,本田,现代等。 印度餐似乎没有“菜”的概念。日常的餐食基本只有以下组合:面饼+各种酱;米饭+各种酱;面包+各种酱。口味浓烈辛辣,色泽各式各样。 素食在印度算主流。中印朋友聚餐,点菜是个需要精确协商的过程。 水果便宜,十块钱人民币可以买两斤绿提子。木瓜比西瓜大。 印度大米煮熟后颗粒分明,十分适合炒饭,就缺一碗紫菜汤。 车辆是右舵,靠左行,车道拥挤,变道随意,不常见到斑马线。 满大街类似“蹦蹦车”的“突突车”,合法正规,打表计费。街边随时能招呼,虽然偶尔绕远路。 
餐厅服务生,客房保洁以男性居多。 令人发指的脏乱差画面的确有,仔细想想,国内这样的地方也还有。 多数印度人认为中国货质量不好。但小米,OPPO,VIVO,荣耀,一加等国产手机已占据印度很大市场份额。此外,监控系统多数使用海康威视;联想电脑门店也不少。 无论哪个阶层,用手吃饭的居多,但吃米饭也有人用勺子。餐前洗手的习惯并非人人都有,餐后舔手指也是常态。 男性多蓄胡,有时会让你脸盲。 街上看到穿纱丽的女性多数年长;不少年轻男性戴银镯子。 晚餐多数在九点之后。 街上喝酒甚至公开带酒都算违法,但在室内可以肆无忌惮。 许多餐厅在收拾完餐盘之后端上一碗热水,里面有一小块柠檬。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洗手的。 餐厅会在餐后提供小茴香(形似谷粒)用以清新口气。 进酒店,大卖场都需要严格安检。男女分开,女性安检会有帘子遮挡。 印式摇头看起来很可爱,但有时会让你误以为有点“挑衅”。 会用“哼”(接近“哈”的音)表示同意或应和,有时同样容易让外人误以为是“挑衅”或“轻蔑”。 英语不仅是印度的官方语言之一,还是印度中产的日常交流语言。口音浓重,自成一派,但彼此交流效率高,写作水平和英美人不相上下。回顾:从英语学习者的角度看《印式英语》 街边小贩,优步司机均无法说英语。 孟买现在从小学就已经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印第语作为第二语言,此外还使用各自的方言。能说英语似乎是一种阶级象征,具体参考印度电影《起跑线》。 4G网速慢,时而切换至3G,经常卡顿无信号。 有本土的移动支付应用,但无支付宝或微信。手机应用叫外卖同样盛行。 墙上,电线杆上常见到程序员培训广告。 对于贫民窟,并非没有措施。有类似“安置房”的居所,但贫民并不愿意搬离原地。原因据说是因为一项政策:一块地住满三十年可以归个人私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