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肝郁脾虚湿胜:《逍遥散》和《二陈汤》合方有效, 可惜无人知晓

 传承国粹易医武 2019-04-07

关于“湿”,以前的文章已经做过很多的介绍了,就直接开门见山吧,今天的主题是,《逍遥散》和《二陈汤》合方,调理肝郁脾虚湿胜为什么很有效?

【药物组成】

当归、茯苓、白芍、白术、柴胡、炙甘草、薄荷、煨姜、半夏、陈皮。

【组方依据】

脾为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喜燥恶湿。若饮食劳倦,损伤脾胃,致脾失健运,不能运化水液,则水湿停聚,痰饮内生,故称脾为生痰之源。肝木郁而不达,易克伐脾土,导致痰饮内盛;或者素体痰盛之体质,脾胃运化不力,每有肝郁、劳倦更易招惹克伐,使脾虚不运,痰饮内停,诸病丛生。故用此二方相合,以逍遥散疏肝运脾,以二陈汤健脾化痰,使痰饮化则肝脾之气流而不滞,水津之行畅而不涩,适用于肝郁脾虚,痰饮内盛之证。

【方药分析】

《逍遥散》和《二陈汤》合方中,柴胡疏肝解郁,当归、白芍养血柔肝,三药配合,补肝体而助肝用,使气滞得以流行,阴血得以滋养,肝郁得以疏解;半夏辛温性燥,最善燥湿化痰,又能降逆和胃止呕;橘皮理气化痰,使气顺而痰消;茯苓、白术入脾胃经,以达补中理脾之用,健脾渗湿,使湿无所聚,则痰无由生,是兼顾治本之法;生姜降逆化痰,既可制半夏之毒,又能助半夏、橘皮行气化痰;加入少许薄荷以助疏散条达;炙甘草可助健脾并调和诸药,兼可润肺和中;复用少许乌梅收敛肺气,与半夏相伍,有收有散,相反相成。全方合用,共成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效。

【用方指征】

《逍遥散》和《二陈汤》合方,临床应用指征有三:

一是肝郁之象,证见两胁闷胀,情志不舒,默默不语或烦燥易怒。

二是脾虚痰盛之象,证见胸膈满闷,恶心眩晕,咳吐痰涎,乏力气短,纳食不馨等。

三是舌脉,见舌淡红或舌体胖嫩有齿印,苔厚或腻,色白或微黄。

【6种临床应用】

1.胸膜炎:适宜于结核性胸膜炎渗出液较少,或胸膜黏连者,临床表现为随呼吸及咳嗽而产生胸痛,或症状因情志因素而增减,伴胸闷纳呆、四肢困重、头晕、乏力,舌质淡,苔白,脉弦或滑者。

2.慢性支气管炎:临床以咳嗽、喘息,痰多色白,疲倦乏力,四肢倦怠,头晕胸闷,食欲减退,气短懒言不足以息,大便不实,舌淡苔薄白,脉细滑等作为本方投药指征。

3.慢性肝炎:主要用于慢性迁延性肝炎或慢性活动性肝炎,临床表现有食欲减退,腹胀,肝肿大,胁肋疼痛,胸闷气短,咳嗽痰多色白,疲倦乏力,气怯懒言,睡眠欠佳,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细者可以《逍遥散》和《二陈汤》合方调理。

4.梅核气:临床表现为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略之不出,咽之不下,胸中窒闷,或兼胁痛,纳呆,食后腹胀,精神疲乏,四肢倦怠,头晕,咳嗽痰多色白,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或细滑等属肝郁脾虚,痰湿内阻者作为使用本方指征。

5.月经不调:临床上以月经不调,经期提前或推后,经量或多或少,或有经前乳房胀痛,经前郁闷,胸胁有胀闷,口干口苦,伴有头晕,精神疲乏,头身困重,痰多色白,食欲不振,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弦细或细滑者可用此合方。

6.带下:临床表现为带下色白或淡黄,清稀无臭,面色萎黄,头晕,肢体困倦乏力,大便溏,舌淡苔白,脉缓或濡弱等属脾虚肝郁、湿浊下注者可以《逍遥散》和《二陈汤》合方调理。

在文章最后在向大家阐述一下我的五行同调观点:五行相生相克,一脏失衡,则其余五脏皆失守,身体诸多表症皆发于五脏,五脏不安就会导致五行失守,继而导致:失眠,多梦,易惊醒,耳鸣,心慌气短,胃胀,便溏,盗汗,湿热郁结,痰湿不化,肝气郁结,月经不调,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等五脏相关症状,调理首要也不在于病急乱投医一股脑的出现什么就改善什么的单一调理,需追根朔源五行同调,方可事半功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