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家争鸣】徐州旅游的灵魂:历史文化与时尚消费的逆转与融合

 弯刀书斋 2019-04-07


      这里谈的并不是单纯的历史文化,也不是学术意义上的历史文化范畴。

     而谈的是在现代旅游产业发展中,历史文化与时尚消费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逆转与融合,这种逆转与融合在旅游产业应用上犹为重要,这种逆转与融合就是现阶段徐州旅游的灵魂,徐州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众所周知,文化本身就是旅游的灵魂,而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徐州是一座文化名城,更是一座拥有6000多年辉煌历史、对中华文明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古城,历史文化丰富多彩,博大深厚,其文化的力量和内容非常有生命力,具有东方神秘主义的诱惑力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假如能把这些历史文化与时尚消费更好地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历史文化在现代旅游产业上的功能和影响力,培养现代人生活消费、学习成长、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健康养生等方面与历史文化相互反哺、相互作用的理念,每一个徐州人都把宣传徐州历史文化,重视徐州历史文化为已任,把徐州旅游产业的发展做徐州的一张名片,把徐州旅游的品牌打造当成一项与衣食住行同等重要的生活方式,潜移默化地去为之努力,把精力放在旅游产业上,把心放在旅游发展上,这样坚持下去,徐州旅游才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全体产业上实现质与量的逆转。

        每一个徐州人都要重视旅游,现在的旅游已经不仅仅是“旅游”两个字,“旅游”已经是一个时代的消费水平整体体现的表达方式,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提升的重要标志。旅游能够融合所有的产业,携手所有的产业进行同步发展,特别是对于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的古城徐州,文化之于旅游,历史之于旅游,时尚消费之于旅游,更不能停步不前,浪费着大好文化资源。

     据史料记载,徐州已有6000年的文明史和4000多年的建城史,更有彭城、涿鹿、黄帝初都、彭祖故国等众多古代名称,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黄帝的最早都城之一,舆地志云:“涿鹿本名彭城,黄帝初都,迁有熊也。”之后尧帝将篯铿封于彭城,建立了大彭氏国,成玄英疏:“尧封于彭城,其道可祖,故谓之彭祖。”大彭历事虞夏,于商为伯,武丁之世灭之,约存在八百年而亡,同治本《徐州府志》记载:“彭城故城。今府治,古彭城国,汉以后为郡县治。”《太平寰宇记》也说:“今(彭祖)墓犹存,故邑号大彭焉。”

     6000多年前,徐州的先民就在此生息劳作。历史资料真实记载:“彭城系少典时代的古城,彭城之称,源出有蟜氏。昔者少典之君大丛娶有蟜氏之女安登,生炎帝。安登氏以‘壴’为族徽,因称居地为‘彭城’。”

     炎黄时代的彭城,在今徐州一带,这里是南玉北渐时期良渚文化晚期的考古遗址分布密集区和中心区。据先秦古籍《世本》记载:“涿鹿在彭城,黄帝都之”。

     五帝时期,篯铿因擅长烹饪野鸡汤,受帝尧的赏识,被封于彭城,建立大彭氏国,又称彭铿,因而彭祖之名,源于彭城。

     夏禹治水时,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当时“徐州”只是作为一个自然经济区域的名称,彭城邑成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

夏商时期,大彭氏国很强盛,曾为五伯之一。

 西周时期,徐偃王北走彭城武原,改东山为徐山。

 春秋战国时期,彭城为宋邑,据考证宋悼公后宋国迁都彭城。

     秦汉之际,后楚怀王熊心徙都彭城,西楚霸王项羽定都彭城。从这里走出的布衣皇帝汉高祖刘邦则一统天下,开创了历史上辉煌的汉王朝。

西汉时期,彭城为刘氏同姓王的重要封国—楚国和彭城国。

东汉末年,曹魏迁徐州刺史治彭城,始称徐州。

     自两汉以后的徐州文化发展就更不用说了,作为中华文化发源最早的地区之一,徐州早已经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中心区域。就是这样曾经辉煌灿烂的文化,应用于现代旅游产业发应该说是一笔重要的历史财富,但这笔丰厚历史财富的使用与转化,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被充分利用,未免让人觉得可惜。

     凭着徐州历史文化的悠久神秘和博大精深,徐州完全历尽借助旅游打造成国际级旅游大市,其国际影响力不会低于杭州、苏州、北京、黄山等大型旅游景区景点,关键要看怎么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在资源的基础上进行创意创新,将文化价值转化为现代旅游产业能量?

徐州不仅文化博大精深,其历代建置也是辉煌的,且有详细记载,史凭依据:

    “徐州古城有四城:一是外城,春秋之彭城,相传为古大彭氏国;二是外城内有金城;三是东北小城;四是徐州老牌楼,城之西又有一城(乾隆《徐州府志》)。

周彭城邑:徐州建城的历史,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是《左传》鲁成公十八年即周简王三十三年(公元前573年)的彭城邑,当时驻守彭城的军队有三百乘,手千丈之城万户之邑。可见城的规模之大,距今(2015年)已有2588年,是江苏省有文字记载建城史最早的城市。

汉交城:西汉楚元王刘交,以春秋宋都城郭为基础,扩大范围,加筑城外城,《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城邑考》:州外城楚元王交所筑”。修筑后的彭城墙厚壕深,非常坚固。

晋刘裕城: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公元416年),汴水暴涨,城崩塌,时大将刘裕驻徐,“悉以砖垒,楼橹赫突,南北所无”(《水经注》)。

     唐贞观城:南北朝陈宣帝太建十年(公元570年)令大将吴明彻攻彭城,旷日未克,乃堰泗水灌城,城再次被毁。唐贞观五年(公元632年)重建徐州城,但其规模不如刘裕城宏伟。

金正大城:以后屡有修建,直至金哀宗正大元年(公元1224年),完颜仲德垒石为基,增城之半,这时徐州城之规模方几近刘裕城。

     明洪武城:公元1352年,元右丞相脱脱亲率大军,镇压徐州李二起义,以百炮轰城,城尽毁,后建城于奎山脚下,改名为武安州。明洪武年间废武安城,仍迁回故址重建徐州城。城墙以砖石垒砌,周长九里余,城高及底宽均为二丈三,顶宽一丈一。城门四开:东曰河清门,西曰通汴门,南曰迎恩门,北曰武宁门。城外环以护城河,深宽各三丈许。

明崇祯城: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黄河决堤,水深一丈三,城完全被淹,于是迁至城南二十里铺重建,这是徐州第二次迁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水退,城内淤积泥沙厚达一至五米,文物悉埋于积沙之中。时兵备道唐焕于原址重建,是谓崇祯城,城规模及形制与地下洪武城雷同且相重合。城东门、北门沿袭旧称,西门易名为武安门,南门改称奎光门。

     清康熙城: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郯城地震,波及徐州,全城又毁,后历经五十六年方复建完原城。

清嘉庆城: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至嘉庆五年,扩建徐州城,周长十四里半,已经大大超过洪武城规模。

     清代咸丰后:清政府为了抵御太平天军的北伐和捻军攻打徐州,在老城的周围增添外土垣,1885年筑北关土城,1858年筑西关土城和西南土城,1859年又曾筑南关土城。土城设六门,炮台十数座。又于黄河以北今坝子街筑城,开四门,设炮台两座,与府城隔河相望,互为倚角。这时的徐州城,规模宏大,城内道路整齐,府道衙门、都司、察院等宫廨林立,半官、学府、祠堂、会馆等雕梁画栋,并有“五楼二观八大寺,七十二庵布其中”的歌谣。

     民国时期:公元1928年,国民党军队刘峙驻守徐州城将城垣拆除,只留下快哉亭公园内约一百五十米旧城墙以资见证。

现存城池遗址:徐州现存的古城遗址是清朝嘉庆年间所建,是沿袭明城墙城基重建的。城设四门,以徐州府衙和鼓楼为中心,以府衙三堂相重的轴线向南延伸,出府衙是为鼓楼大街、向南延伸是为南门大街,这是全城的一条中轴线,由轴线向东向西各排列三条大街与轴线相垂交,此外在轴线西边还有一条与之相平行的北门大街,从而构成全城路网格局,在这个路网上分布着衙、署、官、院、庙等公建,南门大街则是商街大街,店铺林立。城东南隅有快哉亭,西南角城楼为燕子楼。古城的这一格局保留至今仍依稀可辨,许多街巷名称还沿用至今,马市街、富庶街、富贵街等在20世纪八十年代仍保有当年风貌。一些衙署、庙宇除少数被后来新开道路冲掉外,大多有遗址尚存,其中以徐海道署存留最好(现只保存有大堂五间和影壁墙一座.),是江苏省三个道衙仅存的一个。

徐州这座古城虽然久经战争和洪水损毁,但每次都涅槃重生,历史文明从未中断,时至今日成为中国最重要的一座城市,综合实力逐年上升,名列前茅;在国家提出全域旅游概念以来,徐州市委市政府及旅游主管部门更加重视旅游产业的发展,2016年8月至9月份,徐州市旅游局和徐州市社科联共同对徐州旅游进行社会调研,明确提出了“关于构建徐州全域旅游体制机制”的大旅游理念,并形成研究报告向市委市政府汇报申报,徐州市委市政府在2016年11月10日及时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全域旅游改革发展意见》,在充分发挥旅游业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等方面直到重要推动作用,进一步促进旅游业提质增效,根据国家、省有关旅游业改革发展精神的背景下,提出了最新的旅游工作指导意见。这一有关全域旅游体制机制理论的形成与推出,在全国超前,在江苏省是唯一。

        徐州市委市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这样大力度地推进旅游产业,也可谓是不遗余力,苦心孤诣,但仅仅是有体制和机制也是不够的,还要抓旅游的“灵魂和内容”,也就是打造历史文化在旅游产业上的创意创新与时尚消费的培养和转化;使历史文化成为现代旅游产业精神和灵魂,也使旅游产业成为历史文化再创造的沃土,使徐州的历史文化、彭祖文化、两汉文化、徐文化、苏轼文化,借助精品旅游产业成为向国际级旅游大市迈进的世界名片。

      仅仅有历史文化,却不能转化旅游产业精品,是不能称之为好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也不能说是使这些文化的价值充分发挥了、实现了文化的最大价值;仅仅有历史,却不能再续再造历史的辉煌,也不能说是让这个城市的历史得到了更好的延续;所以,我们每一个徐州人及每一个热爱徐州的人,都有义不容辞的一份责任,在徐州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多思考多创新多实践,有更多更专业的旅游创意创新人才加入到旅游产业发展中来,热爱徐州旅游,热爱徐州文化……

      而历史文化价值的延伸和再创造,必须要和培养人们的时尚消费理念、消费习惯入手。关于这一点,著名旅游经济和管理专家魏小安给出过自己的看法,他觉得旅游产业要想真正发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一定要选择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化内容是非常丰富的;第二个是时尚,就是选择一些年轻人喜欢的题材。还认为:“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要是没有文化就是灵魂出窍,文化要是没有旅游就是魂不附体。”

        另外一个例子是张艺谋导演的世界上最大的山水实景剧场《刘三姐印象》,这一部《刘三姐印象》成就了全球最具魅力的导演、传唱最久远的民族山歌、史无前例的桂林漓江风情巨献,也成为了锦绣漓江--刘三姐歌圩景区之核心工程,《刘三姐印象》至今仍在盛况上演!这是由中国著名导演张艺谋出任总导演,国家一级编剧梅帅元任总策划、制作人,以及两位年轻导演--王潮歌、樊跃的加盟,数易其稿,历时三年半努力制作而成的,集漓江山水风情、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及中国精英艺术家创作之大成,是全世界第一部全新概念的'山水实景演出',为历史文化与时尚消费的逆转与融合做了最好的注释。

      当然,我们在本文中并不是说只有大制作、大投入才是历史文化与时尚消费最好的结合,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可以做到历史文化与时尚消费的逆转与融合:一只手帕、一件工艺品、一身漂亮衣服、一顿情味俱佳的美食,一颦一笑一本书一个行为一个爱好,都可以让历史文化与时尚消费结合起来,做到有价值于社会,有价值于生活,有价值于旅游与时尚消费的互动,有价值于每一颗旅行的心、每一个生命的成长。

     有价值于中华文明的进步和再度辉煌,让历史文化与时尚消费的逆转与融合成为人们生活形态新价值的助长剂,催生出更多更好的旅游文化创意和创新,让我们的国家成为一个文化创意创新成果高度发展的学习型社会,知识型社会,古老文化与文明不断传承与进步的社会。

     徐州的时尚消费已经做得不错,就在前些时候一场张学友演唱会感动全体徐州人,全场万人合唱!歌神张学友引爆了徐州粉丝们的热情,容量3.5万人的徐州奥体中心主体育场座无虚席!再加上内场观众,估计现场人数达到了4.5万人!这足以证明现代人的时尚消费还是有充分的市场潜力的,也足以证明了文化和旅游、艺术和旅游相结合的产业链条还有很长的延伸性。

   所以,我们呼唤徐州的刘三姐,呼唤徐州的张艺谋,呼唤以历史文化打造出徐州的武当、峨眉,把徐州的历史文化与时尚消费元素充分融合利用,打造出具有徐州历史文化特色的文化旅游品牌,向全国乃至全球输出旅游产业链条的精品。

     徐州的历史长河从新石器时代约170万年~4000年跨越夏、商、周、秦、两汉及晋、隋、唐、宋、元、明、清,如今已经蜕变成一个很美丽的城市,城市建设在全国来说也是可圈可点,“一城青山半城湖”已成为徐州城市的一个特点;所有景区景点有及城市园林的建设生态系统完善,城市和自然园林的相互融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构建了极富特色的徐州城市新框架,这些城市建设的完善和提高,为徐州文化旅游业态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舞台。

 徐州文化旅游的舞台已经搭建好,关键是谁来登台?

 登台的人,是彭祖?是张道陵?是刘邦?是苏轼?

 是你?是我?

 是徐州的旅游工作者及每一个文化工作者?是徐州市委书记和市长?还是每一个市民?

 让我们每一个徐州人及热爱徐州文化的人,先从自身做起,从徐州的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做起,而后携两汉文化,涿鹿中原,再唱大风歌!

 让徐州的文化旅游产业为中国文化奉献一场场精神的盛宴,为中华文明再添新时期的巨制。

 请君登台,亮风姿,展歌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