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人钓记:新手野外钓鱼不知如何下手,小农人带您找鱼层!

 梅雪舟 2019-04-07

第一, 野外的水域,没人看没人管理,大部分是以前生产队放养的鱼塘,然后被网掉了,之后也就没人放养,鱼塘等于荒废了,完全靠天收,谁来都能钓两杆,天黑时还有人来电几下,有甚者还做出毒鱼的勾当。所以一般的野塘不会存在大批量的大鱼让你去钓的,有的只是漏网之鱼,靠着九死一生的运气继续活着,有的是天然生长的鱼,比如鲫鱼,餐条,趴地虎,麦穗鱼等,鲫鱼大的还好,如果是其它小鱼和那些大鱼生活在同一水域,它们之间必定会产生竞争,大鱼虽然个体大占优势,但是小鱼数量多,凭着鱼多力量大的组团精神誓要和大鱼一争高下。这最能体现的地方就是觅食的时候,所谓鱼以食为天,鱼吃饭也是最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在这样的水域垂钓的时候,经常会碰到小杂鱼闹窝,导致钩饵达不到我们想要钓的水层,再想钓大鱼等于天方夜谭。

趴地虎闹窝

第二, 就算某水域小杂鱼比较的少,或者因天气原因活动的少,但是鱼是驱温性动物,天气影响气温,气温影响水温,水温进而影响鱼类。新手野外钓鱼时可能不是特别在意气温的微妙变化,认为只要是晴天就可以钓鱼。就拿现在的天气来说的话,三月至四月初是开春以来气温最不稳定的时候,早晨还穿着羽绒服,中午就艳阳高照穿短袖了,在水里最直接的变化就是我们能看到成群的鲫鱼在水面上游来游去,时不时地咂咂嘴。就算阳光照射的不强烈,在晴到多云甚至阴天的天气,鱼层也是经常性地变化,在实际作钓的过程中我能明显地感觉到钓底的鱼很少,大部分的鲫鱼会有所上浮,有的轻微离底,有的在水层中间,没人的时候甚至在水皮上。至于到底在哪个水层这完全取决于气温对水温的影响程度,要知道鱼儿的趋温性是非常强,非常敏感的,水温一有丁点变化立马会改变所待的水层。

降雨肯定带来降温

第一, 面对那些小鱼杂鱼,大鱼,大物混杂在一起的鱼塘时,一般我们会选择找大鱼层,因为小鱼很好找,腥味的饵料可以随便钓。但是想在众多小鱼的嘴下钓到大鱼我们得费点功夫,一般大鱼都是在水底部生活,比如鲤鱼,大板鲫等常见的鱼种,可以使用本味饵料尝试着避开小杂鱼,必要时把饵料开的硬一点,黏一点,实在不行就用玉米小麦来守大物。对于经常性地生活在中上层的鱼类诸如草鱼,鲢鳙我们就要钓中间水层,虽然说高手可以控制鱼层,但是我们新手也可以被鱼层控制,去寻找鱼层。我们可以从水皮开始一点一点地下拉浮漂,每次下拉5公分,直到找到鱼当时所待的水层就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