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作上下五千年历史源远流长,在众多文化中,俗语显得似乎有那么一点“不入流”,其实如果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会发现俗语通俗又易懂,也用它言简意赅的方式表达最深刻的意义。对于“四十岁不比三,五十岁不亲三”这句俗语,不知道各位看官有着怎样的体会? 人的一生都会经历各个年龄段,都逃不过成家立业,衰老的自然定律,到了四十岁,基本上该经历的也经历了,人生都已经走了近半。这句俗语的前半句也是告诉我们,一不要比财富,有钱没钱都是生活常态。但如果你急切的想要告诉别人自己很有钱,难免不会招惹来祸端,钱的另一面也是伴随着麻烦等字眼。 再者,财不外露,老祖宗告诉我们的道理,其实有一定道理;二就是不比家世,到了这个年纪,所拥有的基本上都是靠自己打拼得来的,父母这时也已是垂暮之年。不管他们贫穷还是富有,都把你拉扯大,就不要再和别人攀比家世了,没意义。 三是不比孩子,很多人都有“别人家孩子怎样”的感受,好像在家长眼里自家孩子就一无是处。一味的捧高别人,从而踩低自己孩子会严重挫败他们的自信心,如果换一种方式,偶尔在他人面前给予自己孩子肯定,也许孩子会以此化动力,不想让父母失望而努力成长。 五十岁不亲三,一不亲的是重财之人,这类人往往接近你也只会是因为你的条件吸引了他,而不是真心实意想要和你交友。贪财的小人不值得信任,如果遇上,也要及时懂得断舍离。二不亲的是势利眼之人,薄情寡义的人在关键时刻最能看出端倪,人性本就是一件不可揣摩的东西,势利眼的人是不可能一直和你交好的,因为他们从来都是见风使舵。 三不亲的就是无情无义的人,中国是一个崇尚人情往来的社会,不管做什么事儿都要有点人情味,但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这样的觉悟。如果身边有无情无义的人,还是尽早断绝来往吧,毕竟我们要在值得的人身上浪费时间。 对于以上老祖宗们的忠告,大家觉得有道理吗? |
|
来自: kanglanlan > 《感悟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