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自己在小学时候,当时住在中学中,夏天夜晚在学校的操场中乘凉时,看见一些老师对着星图指着星空,还会给我讲述很多星座和它的故事,使自己对天文逐感兴趣,后来由于来了“文化革命”兴趣湮没,梦想终止。如今也只是记得星图中独特的坐标和北斗七星、北极星了。
今天来佘山参观天文博物馆,里面介绍的虽然是些科普级知识,但很多地方我还是没有搞懂,就算是看看热闹吧。
背景资料:
佘山天文台,地处西佘山之巅,其前身是法国天主教耶稣会于1900年建造的具有欧洲建筑风格的佘山天文台,由法国传教士蔡尚质所立,是中国近代意义上第一座天文台。当年装备了“远东第一”的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百年来拍下了7000多张珍贵的天文照片。馆中有两座日晷分别用汉白玉和不锈钢制成,其中不锈钢日晷可以根据太阳的影线测定白天的时辰和春夏秋冬四季节气,是国内目前最新的日晷。
40厘米双筒折射望远镜,是法国人蔡尚质为首的传教士们为提高徐家汇天文台在世界上的地位而募款购置的,由法国巴黎的高梯埃光学工厂制造,1900年法国人在佘山建天文台,就把这架在当时号称远东最大的天文望远镜安装在这里。从1900年直到1980年代后期,这架望远镜一直是佘山的主要天文观测仪器,主要用于天体照相测量观测工作,望远镜可以在架子上左右、上下转动,铁制大圆顶有狭窄天窗也能360度转动。

西佘山的山顶附近有个不小的平台,天文台占了大部分地盘,其余就是天主堂了(天主堂介绍见另篇)

佘山天文台,光绪二十六年(1900)

老天文台址现在成了上海天文博物馆

佘山地磁台,松江区文保单位

上海陆地最高点,是“佘山之巅”

圆屋二楼大厅是40厘米天文望远镜

当初佘山天文台的核心,现在佘山天文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百年前的40厘米双筒折射天文望远镜

博物馆还有一些关于天文知识和天文台介绍的图片和实物陈列,见后续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