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的发源地至今还不能完全确定。但人们普遍认可它是从法国塔罗牌延伸而来的。其实最初从中国的纸玩具和纸牌游戏传播到欧洲。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纸牌游戏逐渐演变成卡片,逐渐形成一张通用的扑克牌,成为国际性的纸牌。 随着清末国门的开启,外国人把扑克带到了中国。也许是在中华民国以后,我国自己印刷了扑克。扑克在清末在中国并不流行。因为它的价格很高,它只是富人的玩物,而普通人大多玩中国纸牌。 一百年前,扑克和现在一模一样,印刷也不错。扑克分为大众扑克和纪念扑克。1901年在沈阳发行了一套纪念牌“紫禁城-北京与中国山水”隆重亮相。据说这种扑克在中国就几副,当初在沈阳发行那一套,它保存得很好,除了盒子随着时光变陈旧外,扑克还是和以前一样好。 扑克上印的上至皇亲大臣,下至黎民、城市建筑物、县衙断案情景、还有处决犯人,几乎囊括了晚清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即使是皇帝的卧室也有,恐怕在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才可拍的照。从发行之时起,这套扑克也证实了义和团运动的那段历史。 后附本套扑克牌部分正面图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