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提纲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依然叶 2019-04-08

伴随宋代农业领域的作物熟制的变化,粮食产量的增加,直接导致了宋代人口过亿和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作物熟制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加速了南北经济的差距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为加强南北经济联系,元代重新整修大运河,开拓海运。农业效益增加也为城市人口的增加提供了坚实基础,进一步推动了手工业发达和商业繁荣。在农业、手工业、商业的普遍发展之下,人身自由增加,国家对社会的控制放松,平民社会到来。

时空坐标与框架线索

知识体系

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1. 农业的发展:

        作物熟制:一年两熟的稻麦复种制在南方的普及,部分地区出现一年三熟。

     经济作物的种植:棉花种植的始于宋,推广于元,带动南方棉纺织业发展;部分地区出现固定经济作物种植户,一定程度上突破自然经济结构。 

     人口数量增加:宋代人口实际数量超过1个亿。

  2.手工业的发展:

     制瓷业:宋代五大名窑(汝哥定钧官);元朝青花瓷和釉里红;宋元时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成为中华文明新象征;

     矿冶业:煤炭开采量很大,东京居民用煤作燃料,提高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

     印刷业: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带动造纸业发展。

二、商业和城市的发展

  1.商品经济高度发展,基层市场蓬勃涌现,大众服务商业成主流。  

  2. 宋与辽夏金政权间,官方榷场贸易和民间贸易均十分繁荣。

  3. 货币:商品流通规模扩大,货币需求量增加,钱币铸造量扩大;北宋开始出现纸币,元朝将纸币作为主币发行,进一步推动商业发展。

  4. 海外贸易繁荣:外贸税成宋元的重要财源;出口丝织品、瓷器、茶叶,进口香料、珠宝;主要港口广州、泉州、明州。

  5. 城市的兴盛:北宋东京,南宋临安人口超百万;元大都成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和商品集散地。

  6.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三、经济重心的南移

   1. 南移过程:唐中叶以来,南方经济实力逐渐超过北方;北宋经济对南方依赖大,户口南多北寡;北宋灭亡后,人口南迁,进一步奠定南方经济重心地位。元朝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

  2. 元朝重开大运河:裁弯取直,缩短航程;

  3. 元朝开辟海运航线,运输江南粮食;

  4. 南北文化差距扩大:南北分卷制度,分配名额,分别录取。

四、社会的变化

  1. 平民社会的到来:科举制面向全社会开放,强调公平竞争;平民家庭进入政坛,给政治增添活力;“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尚阀阅”。

  2. 人身自由的增加:贱民阶层数量减少;世袭奴婢减少,雇佣关系发展;农民租佃关系发展,人身束缚减少。

  3.国家社会控制松懈:“不抑兼并”,对土地买卖、典当不加干预;“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百姓迁移住所,更换职业更自由;金元时期,出现一定程度逆转,大趋势没变。

【本课小结】1613

   1个基础:宋代农业的发展;

   6个繁荣:手工业,商业经济,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城市,货币;

   1个转移:经济中心的南移;

   3个变化:社会阶层流动加快,人身自由增加,国家对社会控制放松;

思维导图

先睹为快:《中外历史纲要·上》(试教版)第11课书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