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声骨刀在根尖囊肿去除术中的应用(续篇)

 五月五号星期五 2019-04-08

      在上期超声骨刀病例中我们展示了范亚伟老师的根尖手术病例,但很多读者给我们反馈说希望对病例进行详细一些的剖析,所以本期我们邀请了范亚伟老师对此病例进行了完善,而且还引入了一个新的概念——“轻度去皮质化处理”,那这具体说的是什么呢?我们往下看。

(术前的CBCT影像)

从术前的CBCT冠状位、矢状位、水平位影像图上可以看到右上5的远中有一个明显的骨吸收区,而且颊侧骨壁有部分缺失。

以下为手术过程:

局部麻醉

做弧形切口,切开粘骨膜

翻开粘骨膜瓣,暴露右上5、6的唇侧骨壁,可见右上5部分唇侧骨壁已经缺失

UC1对右上5的根尖做部分切除

UL3在水雾状态下微创、彻底清除囊肿

超声骨刀进行“轻度去皮质化处理”后,可见内腔骨壁有新鲜血液流出

超声骨刀彻底清除囊肿后,用镀有金刚砂的球形UL3刀头对内腔的骨壁进行轻度的去皮质化处理:传统的摘除囊肿只是用挖勺完全刮除,这可能造成囊肿肉芽刮除不是很彻底。

而应用超声骨刀不仅可以达到彻底清创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超声骨刀可以对内腔骨壁进行“轻度的去皮质化处理”(也就是用超声骨刀轻度的磨削内腔骨壁),让骨壁有更多新鲜血液流出,保证创腔有充分的血供。

注:“轻度去皮质化处理”概念由病例作者范亚伟老师提出。

保证创腔有充分的血供,然后进行骨粉充填

骨粉充分地填满骨腔

PRF膜覆盖骨腔表面

生物胶原膜二次覆盖骨腔表面

缝合

术前(左边组)和术后半年(右边组)CBCT冠状位、矢状位、水平位影像对比

从术后半年的CBCT冠状位、矢状位、水平位上都可以看到术区骨腔有良好的新骨形成,与正常骨没有明显界限,骨腔中骨的密度与周围骨的密度几乎一样。

结论在根尖囊肿彻底摘除的前提下,通过超声骨刀对骨腔进行轻度的去皮质化处理,保证了骨腔内有充分的血供,为下一步的植骨以及新骨的形成,打下了一个非常良好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