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昔日的救命恩人,日本痛下毒手。 世界华人周刊专栏作者:顾景言 新闻背后,有你不知道的世界 日本,又一次站在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上! 2019年3月30日,3艘捕鲸船载着333头被捕杀的鲸鱼,回到了日本。日本计划,在今年的7月重新开始商业捕鲸行动。 日本的这种行为,再次引起了全世界的公愤。 由于人类多年的狂捕滥杀,鲸鱼已经属于濒临灭绝的状态,联合国不得不出面阻止各国捕杀鲸鱼,而日本人从来视若罔闻。 他们大肆捕鲸,食用鲸肉,把曾经的“海洋之王”逼到了快要灭绝的地步。 更令人发指的是,日本手段极其残忍。 在捕杀鲸鱼的时候,鲜血能把整个海湾都染成红色,浓重的血腥味铺天盖地,鲸鱼在受尽折磨后痛苦地死去。 有人说,这是日本永远都无法掩盖的巨大污点,暴露了大和民族的劣根性。 为什么日本不顾骂名,非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捕杀鲸鱼? 这其中的缘由,绝对不是简单的“残忍”二字就能解释清楚的。
在日本人看来,捕杀鲸鱼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情。 甚至可以说,他们把这件全世界人民都认为不光彩的事情,当做自己最引以为傲的“民族传统”。 这种反常的认知,与日本的地理环境有着密切关系。 与中国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不同,日本自古就是一个灾害多发、资源匮乏的岛国。 日本耕地资源稀缺,四周都是苍茫的大海。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出海打鱼,成为日本人获取食物的重要手段。 而鲸鱼体积庞大,打下一只就可以获得至少几千斤的鲸鱼肉。 更重要的是,鲸鱼味道鲜美,能卖个好价钱。这让渔民们垂涎不已,即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出海捕鲸。 ▲ 日本售卖的鲸肉 久而久之,捕鲸对于日本来说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 日本古典诗歌总集《万叶集》大约成书于公元8世纪,在这本书中已经记载有捕鲸的事迹。 在日本的很多地方,人们建造了鲸墓来纪念鲸鱼,还有人编出了各式各样的舞蹈来展现鲸鱼的身姿。 在敏感细腻的日本人看来,这是表达对鲸鱼感恩的重要方式。 毕竟,鲸鱼填饱了无数日本人的肚子。 如果说在古代鲸鱼只是作为一种食物,那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鲸鱼对日本可谓是有“救命之恩”。
在“二战”中,日本为了侵略他国耗尽国力,战败后国内的烂摊子难以收拾。 当时,日本国内有超过1200万人失业,粮食资源极度匮乏。 饥饿、恐惧、绝望,种种负面情绪笼罩在这个岛国的上空。 美国将军麦克阿瑟成为了日本的“太上皇”,他需要让日本振作起来,成为美国在远东地区的一枚重要棋子。 但是彼时的日本人已经到了饭都吃不饱的窘境,自杀的人不计其数,怎么有能力担此大任? 在这种情况下,精明的麦克阿瑟把目光投向了海洋。 ▲ 麦克阿瑟 古时候日本人虽然有捕鲸充饥的习俗,但是那时候航海技术太差,根本不可能大批量捕鲸,鲸鱼肉也并不是全国人民都吃得到的。 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的日本,完全可以用现代化的捕鲸手段,大规模捕杀鲸鱼。 在麦克阿瑟的鼓励下,日本渔民纷纷使用现代化设备下海捕鲸。 一时间,大量鲸鱼肉进入了市场,物美价廉,解决了日本的饥荒问题。 日本的捕鲸行动,在当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警惕。 中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都公开抗议,认为日本这个国家向来不讲道义,捕鲸也都是竭泽而渔,很可能会对渔业资源造成巨大打击。 面对各国的愤怒,麦克阿瑟无动于衷。 被逼急了之后,麦克阿瑟冷冷地说:不让他们捕鲸来解决粮食问题,难道你们出钱救他们吗? 人命关天。 即使和日本有再多的宿怨,也不能坐视大量平民活活饿死啊! 在各国的默许下,日本通过捕鲸渡过了粮食危机。 然而,已经成为发达国家、再也不用担心粮食问题的日本,却丝毫没有收手的意思。 对于昔日的救命恩人,日本痛下毒手。
经过多年捕杀,鲸鱼数量已经急剧减少,成为了濒危保护动物。 联合国不得不在1986年公布了商业捕鲸禁令,禁止出于商业目的对鲸鱼进行捕杀。 然而,早已摆脱了饥饿的日本人,却不愿意放过他们的救命恩人。 日本以“科研捕鲸”作为遮羞布,宣称捕杀鲸鱼是为了进行科学研究,更好地造福人类。 背地里,这些被捕获的鲸鱼则被日本人“物尽其用”:鲸鱼肉端上了日本国民的餐桌,鲸油作为珍贵工业原料进入了工厂,可以制作香料的部位则被制成香水远销国外…… 1986年之后的30年时间里,日本共捕杀鲸鱼16000头以上! 日本,已经成为全世界捕杀鲸鱼数量最多的国家!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日本现在很有钱,他们完全可以选择进口阿根廷、美国的牛肉,物美价廉,为什么一定要坚持捕杀鲸鱼呢? 其实,根本原因只有一个:政治利益。 由于历史原因,日本已经有相当一部分平民依靠捕鲸产业链获得大量收入,而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日本自民党的忠实支持者。 更重要的是,日本是一个依赖渔业的岛国。 对于渔民来说,鲸鱼体积巨大,食量也是个无底洞,会大量食用海洋中的各种鱼类。 普通鱼类被鲸鱼吃了那么多,渔民们的收入自然就少了。 所以,一旦日本自民党决定禁止捕鲸,渔民们必然会不高兴,而自民党是万万不愿意失去这个票仓的。 对于自民党的那些政客们来说,濒临灭绝的鲸鱼,在几十万张选票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再说了,鲸鱼浑身都是宝,就连不起眼的鲸鱼皮一斤都能卖好几百美金,日本不舍得放弃这笔财富。 政府出于自身利益,对捕鲸百般纵容,那么日本平民是什么态度呢?
答案就是,毫不在乎。 普通的日本人,根本就不怎么关心这件事情。 捕杀鲸鱼?对日本有好处?哦,有好处就行。 日本人独特的民族性格可以用8个字概括:彬彬有礼,凉薄入骨。 对于曾经拯救过他们的鲸鱼,他们可以一边载歌载舞地表达感恩,一边毫不留情地痛下杀手,只要这件事情对于日本而言能够带来利益。 这就是日本地狭人稠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岛国心态”。 日本人永远都有一种匮乏感和恐惧感,即使他们的国家已经十分富有,也依然渴望占有更多的资源和财富,来掩盖自己的恐慌。 他们习惯用礼貌文雅的姿态在国际舞台博得好感,但是一旦涉及利益之争,就会毫不犹豫地露出自己的獠牙。 简而言之,就是有小礼而无大义。 即使站在对面的,是他们曾经的恩人。 对鲸鱼,是如此;对于曾经的中国,又何尝不是如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