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中直河—中山路的历史变迁

 wzzx老鹰 2019-04-08

中山路是无锡市区最主要的南北交通干道,它的地名虽才出现几十年,但其地形的形成却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这得追溯至汉初无锡建县时。无锡建县筑城时依运河而筑,或是直接依运河在两岸建房,或是将运河引至城内作为城中直河,把县城分为东、西两部分。前者可能性更大。城中直河既可作船载运输之用,其水又可供城内居民生活之用。

城中直河,迎祥桥畔

到了隋大业八年(612年),由于运河的疏浚和商业的发展,在城中心跨城中直河筑大市桥,并形成商市,这里自此成为市中心。为何在这里建大市桥,因从县衙门出来,经东大街直往东,跨运河必经这里。每一个城市都有一条十字街,这里就成为交会点。宋、明先后筑中市桥、南市桥。明代以城中直河为界,东为东直街,西为西直街(与清代西门外的西直街是不同地方)是贯穿锡城南北的两条通道。又记载“县市在县东街,三市在邑城中,大市、中市、南市也”。说明当时虽有两条街,但大市桥以东的东直街为商业市口。

清代,原西直街自北向南分为北门下塘街(自北水关经留郎桥、泰定桥、胡桥、迎迓亭至大市桥)、南门上塘街(大市桥经虹桥、水獭桥至南城门)。原东直街分为北门上塘街(自北城门经打铁桥、盛巷桥至大市桥)、南门下塘街(自大市桥经凤光桥、承贤桥至便民桥)。以大市桥为中心点,北面东为上塘,西为下塘;南面西为上塘,东为下塘,正好相反。

清雍正二年(1724年),无锡分成无锡、金匮两县,在城区即以城中直河为界,东属金匮县,西属无锡县。成丰、同治年间,因清军与太平军之战,北门下塘街被烧毁,战后重建。

民国建立后,城中直河两岸的街名又有变化。从北门往南,西街分别为北门下塘街(又称北门二下塘)、仓桥下塘街(简称仓桥下)、迎迓亭、大市桥、中市桥上塘街、南市桥上塘街;东街分别为北门内街(有时仍称北门上塘)、大市桥街、中市桥街、二下塘(南门)。

1937年11月,日军侵占无锡,北门内外街市遭到焚毁。1938年重建时在东街拓宽北段,从北门内街至风光桥12千米,从3~3.5米扩展至8~10米。但仍拥挤不堪,两辆汽车对面相交,必须缓行,方可勉强挤过。1946年5月5日,胜利门以南的二下塘改称国父路。

不久,为纪念孙中山而命名城中直河以东的街统一为中山路。


上世纪50年代的中山路

解放后,1954年城中直河开始填没,并拆除沿河诸桥,首次拓宽南段。原三凤桥往南,是宽仅3米多的二下塘,去普仁医院(即今第二人民医院)看病如果坐黄包车,黄包车路过时,行人得向两旁屋檐下避让。此段成为城中交通的“肠梗阻”。

1955年竣工后,路宽达16米。1957年至1958年二期工程填没城中直河,土方来自新开挖的锡惠公园映山湖,机关干部统一参加义务劳动。直到七八十年代,填没的城中直河上才逐渐建成中山二路。

中山二路

1959年三期工程拓宽中山路中段,拆迁三风桥北至复兴路的208户商业用房,路宽达40米,并与建成的人民中路相交,形成市中心广场,后称东方红广场。

东方红商场(1973年)

1966年四期工程拆迁复兴路吟春书场至寺后门的房屋,寺后门北移。改革开放后,加快中山路的改造建设。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山路

1980年五期工程拆除寺后门至胜利门的沿线房屋,中山北路拓宽至40米。1986年六期工程再拓中山南路,拆除中山路西侧及南上塘、南下塘等东边房屋,实际上即拆除中山路与中山二路之间的房屋,两条路合并成一条路,拓宽至40多米。

上世纪80年代的中山路(迎迓亭)

至此,中山路全线畅通。1997年起又进行七期工程,即全线标准化,快慢车道以隔离带分开,绿化带置于人行道上,电线和自来水管道等置于地下,形成现在的中山路。两旁高楼林立,具有现代都市的特征。

       图片来源:《无锡旧影》、《无锡老房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