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种治疗痤疮的外用复方药物的制作方法

 刘雁辉 2019-04-08
一种治疗痤疮的外用复方药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外用复方药物。其特征在于:外用复方药物的基质载体中含有下列活性成分:非甾体抗炎药、西咪替丁、抗菌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其三种活性成分同时作用于痤疮病理过程的多个环节(抗炎、抗菌、减少皮脂分泌),从而提高了对痤疮,尤其炎性痤疮的疗效;该外用复方药物安全性大,无刺激性及过敏性;所含活性成分价廉、易得,成品药定会为广大痤疮患者所接受。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痤疮的外用复方药物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外用复方药物。

【背景技术】
[0002]痤疮俗称粉刺、青春痘等,为皮脂腺慢性疾病,在青年男女中发病率甚高,给病人造成一定的烦脑和压力。
[0003]痤疮可分为多种类型,一股分为炎性和非炎性痤疮两类,以炎性痤疮发病率最高。
[0004]痤疮发病因素有多种,其病理过程主要涉及四个方面:①体内雄性激素水平升高或相对升高,导致皮脂腺分泌亢进;②过多的皮脂利于微生物的侵袭和繁殖;⑧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导致粉刺形成;④炎症的启动,引起毛囊周围发生程度不等的炎症。
[0005]药物是治疗痤疮的主要手段,可口服或外用,为减少药物不良反应以外用为主。对炎性痤疮主要应用抗菌和消炎药物;对于非炎性痤疮主要用溶解粉刺药。
[0006]目前治疗痤疮的外用药物中多为含有抗菌药的单方,作用单一,疗效不够理想;抗炎是治疗炎性痤疮的重要手段,皮质激素类药物虽具有强大的抗炎作用,但可致用药部位毛细血管扩张、红斑,停药后病情反跳等,故很少用于痤疮的治疗;溶解粉刺的药物如维A酸及其衍生物虽对非炎性痤疮疗效明显,但具有致畸或刺激性大的缺点,仅适用于重型痤疮;虽还有不少复方外用制剂,但均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痤疮,尤其对炎性痤疮有良好治疗作用的新的外用药物。
[0008]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外用复方药物中,含有同时干扰痤疮多个病理环节的活性成分,以提高其药物疗效。这些活性成分包括抗雄性激素药、抗炎药和抗菌药。
[0009]抗雄性激素药选用H2受体阻断剂中的西咪替丁。本品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病的药物,以后发现其具有抗雄性激素作用,能阻止睾酮与毛囊受体结合,从而抑制皮脂腺的分泌。该复方药物中加入本成分,起到治本之功效。
[0010]抗菌药物选用对痤疮发病相关的主要病原菌如丙酸痤疮杆菌有较强抑制或杀灭作用的药物,如盐酸克林霉素、克林霉素磷酸酯、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等,从而减轻或消除发病的感染环节。
[0011]抗炎治疗我们想到了非留体抗炎药,该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酶而减少炎性介质前列腺素的生成而发挥抗炎作用,对急、慢性炎症均有效,特别对肉芽肿的抑制对痤疮的治疗更具重要意义。我们将本复方药物中加入非留体抗炎药双氯芬酸钠后,在临床治疗观察中,惊奇地发现,皮损多在用药后的I?3天内开始消退,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呈现速效、高效特点。推测其原因,除双氯芬酸钠本身的抗炎作用外,皮损部位充血、水肿消退后,也有利于其他药物向深部组织的渗透,从而疗效提高。另外,在抗炎方面双氯芬酸钠与西咪替丁可发挥协同作用,因为后者能部分对抗组胺所致的血管扩张和渗出。
[0012]由上所述,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复方制剂中含有西咪替丁、抗菌药和非留体抗炎药三种治疗痤疮的活性成分,同时发挥抗炎、抗菌和减少皮脂分泌等作用,以使治疗作用更全面、深入,疗效更满意;本复方制剂无刺激性及过敏性;由于原料药物易得,且价格低廉廉,
所制成品药一定会为广大痤疮患者所接受。
[0013]【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非限制性例举本发明所涉及的部分实例。
[0014]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有效活性成分采用双氯芬酸钠0.5%,盐酸克林霉素I %,西咪替丁 I %,基质载体采用异丙醇、丙二醇和蒸馏水,制成搽剂。
[0015]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有效活性成分采用双氯芬酸钠I %,克林霉素磷酸酯1%,西咪替丁 2%,基质载作采用十六醇、凡士林、液体石蜡、单硬脂酸甘油酯、甘油、三乙醇胺和蒸馏,制成乳膏剂。
[0016]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有效活性成分采用双氯芬酸钠I %,奥硝唑2 %,西咪替丁 2 %,基质载体采用卡波姆、异丙醇、丙二醇、依地酸二钠和蒸馏水,制成凝胶剂。
[0017]我们对部分患痤疮的在校学生(约80人),以本复方外用药的搽剂进行了初步疗效观察,以痤康王(克林霉素甲硝痤搽剂,昆明滇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为对照品。每次涂药0.5?2ml,每日2次,连续用药4周。结果:试验组有效率为91.1%;对照组有效率为73.2%。显示本搽剂具有速效、高效、无不良反应、无油腻感和使用方便等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痤疮的外用复方药物,其特征在于:该复方外用药物基质载体中是由非甾体抗炎药、儿受体阻断剂、抗菌药三类有效活性成分所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痤疮的外用复方药物,其特征在于:含有非留体抗炎药,其含量(重量百分比)为0.5%?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痤疮的外用复方药物,其特征在于:含有儿受体阻断剂,宜选用其中西咪替丁为佳,其含量(重量百分比)为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痤疮的外用复方药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抗菌药:其含量(重量百分比)为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治疗痤疮的外用复方药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的有效活性成分与基质载体混合后,形成乳膏或凝胶或搽剂或涂膜剂。
【文档编号】A61P29/00GK104434946SQ201410688787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26日
【发明者】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人:天津国强再创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