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郭清华【三国研究】诸葛亮“羽扇纶巾”装束是怎么来的

 liuhuirong 2019-04-08

    自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问世以后,诸葛亮的羽扇纶巾形象化装束,早已经被全社会所认知,形成了定论。正因为如此,无论是演义小说、舞台戏剧,或者是明清以来的画像、现在全国各地的雕像、塑像,诸葛亮总是穿着鹤氅八卦衣,头戴纶巾或丞相冠,手中总是拿着羽毛扇,神态自若,一派潇洒儒雅的风度。这种形象化、概念化的装扮对诸葛亮这位历史名人来说,已经成了固定的模式而无法更改。那么,他的这身穿戴装束是怎样演化定型的呢?

关于诸葛亮穿八卦衣、手持羽扇、头戴纶巾的形象化说法在《三国志》等正史中均无记载,诸葛亮本人在前《出师表》中也只自我描述说“巨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就自己的装束,并没有其它说法。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记载说:“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气。还说诸葛亮身长八尺,容貌其伟,时人异焉”。 按照六十年代考古资料关于汉代和今天的度量衡换算,汉代一尺,相当于今天的23厘米,八尺就是今天的 1·84米。如果按照1993年1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文物博物馆分册》介绍的最新资料而知,东汉的一尺,相当于今天的23—24厘米。假如我们按照24厘米计算,诸葛亮的身高就是1·92米。如此看来,诸葛亮成人以后不但是个大高个,而且相貌堂堂,容貌可人,是个典型的山东大汉,美男子,当时人看见他都有点惊异。

看来,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也根本就没有羽扇纶巾之说。那么,诸葛亮的羽扇、纶巾、八卦衣的说法从何而来呢?

据北宋文学家李昉(925996)在所著的《太平御览·巾类》中记载说:“诸葛武侯与宣王(司马懿)在渭滨,将战,宣王戎服莅事(穿军装处理军务)。使人视武侯,乘素舆,葛巾、毛扇,指挥三军,皆随其进止。宣王闻而叹曰:‘可谓真名士矣’”。

又同书《扇类》引东晋裴启古小说集《语林》曰:“诸葛武侯与宣王在渭滨,将战,武侯乘素舆,葛巾羽扇,指挥三军,皆随其进止”。看来,这是诸葛亮羽扇纶巾最早的说法。

羽扇,是用鹅毛、鹰毛、鸭毛、鸡毛、孔雀毛等禽羽制成的扇子。据西晋惠帝司马衷时期(209—306)太子太傅崔豹所著《古今注》记载说:“雉尾扇,起於殷世”。又说:障扇,扇也 世多豪,象雉尾扇而制扇也”。由此而知,羽毛扇已经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了。

西晋文学家陆机(字仕衡,261303)曾著有《陆仕衡集》,其中的卷四有《羽扇赋》。《晋书·五行志》上也记载说:“初,扇羽用十,扇柄刻木象鸟骨。东晋后羽减为八,改为长柄”。看来,两晋时期,羽扇是民间流行的时尚用品。

纶巾,据说是诸葛亮自己设计而用丝带制作的一种头巾式帽子,故亦名“诸葛巾”或“葛巾”。据明朝人王圻及其儿子王思义撰写的百科式图录类书《三才图会·衣服一》云:“诸葛巾,一名纶巾。诸葛武侯常服纶巾,执羽扇,指挥军事”。

又据《晋书·谢万传》载:谢万“著白纶巾,鹤氅裘上朝”;《晋书·顾荣传》云:顾荣与陈敏作战时,“麾以羽扇,其众溃散”;《晋书·羊祜传》载:羊祜“在军常轻裘缓带,身不披甲”等等。

《后汉书·鲍永传》载:“悉罢兵,但幅巾”。唐章怀太子李贤(655684)为其注曰:“谓不著冠,但幅巾束首也”。

《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说,曹操死后,“殓以时服”。裴松之(372451)注引《傅子》曰:“汉未王公,多委王服,以幅巾为雅,是以袁绍、崔豹之徒,虽为将帅,皆著缣巾”。正因为如此,唐代诗人李贺(790816)在《咏怀》诗中说:“头上无幅巾,苦檗已染衣”。  

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6月出版周锡保所著的《中国古代服饰史》79页记载说:东汉南安太守、训诂学家刘熙所著《释名》说:“巾,谨也,二十成人,士冠,庶人巾”。是说当时民间男子二十岁成人以后,用幅巾扎头,是一种普遍的生活习俗。这种“”大抵是用幅布三尺裹头,汉代十分流行。所以,“虽至王公大臣,都以幅巾为雅,如袁绍、孔融、郑玄等都以幅巾为尚”。这说明,用幅巾扎头,当时已经影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大夫。

鹤氅,是用鸟羽所织的裘衣。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403444)为收集记录汉未、魏、晋士大夫的言行,编著有《世说新语》传世,南朝梁学者刘峻(字李标, 462521)广证博引,为该书作注。在《世说新语·企羡》中说:“尝见王恭乘高舆,被鹤氅”。

唐代权德舆(759818)的《和兵部李尚书东亭》诗中说:“风流披鹤氅,操割佩龙泉”。再后来,鹤氅也专指道服,是道士们的装束。

同书第九节《南北朝的生活》第160页又说:“男子手中持有各种扇子,当时,流行的有六角竹扇、蒲葵扇、羽毛扇。文人学士,多以此为风雅”。

从上述史料记载不难看出,纶巾流行于汉代,羽毛扇流行于南北朝,是南北朝以后文人学士的普遍装饰。例如,北宋著名的文学家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说:“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就说明,周瑜当时也是羽扇纶巾的装扮,并不是诸葛亮一个人的专利而独有。

汉魏时期,羽扇、纶巾是王侯将相和士大夫中常见的装束,借以表示“名士”的高雅风度。但应该看到,汉代流行的是幅巾和角巾等形式,以简而束发。

纶巾是用丝带制作的头巾,应当与幅巾有区别,但无史料说明是诸葛亮的发明或是使用。从《太平御览》和《三才图会》来看,纶巾之说当出现于宋、明,流传于今。北宋时期的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歌颂三国吴都督周瑜时,亦称周瑜当年“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羽扇之说最早史料见于西晋陆机的《陆仕衡集》和《晋书·五行志》,因此,羽扇之说当始于晋。至于“鹤氅”之说,当出现在南北朝时期。

纵观史实,虽无诸葛亮披甲执锐的英姿记载,也无叱咤风云的雄风描述,而只有神情自若,谈笑风生中的运筹帷幄与决胜千里之谋略,被誉为“中华民族智慧之圣”。所以,在文人学士的笔下和人民群众的传说中,诸葛亮“文经武纬”、“出将入相”,其仪表装束必然与众不同,于是乎,羽扇纶巾,与其紧密相联,使诸葛亮的高雅形象完美无缺,成为高于一切而具有典型性的代表人物,离开了这些装束道具,似乎就不是诸葛亮了。

《三国演义》问世后,羽扇纶巾就成了诸葛亮合法而固定的服饰装扮,在民间艺术舞台上,也因此使诸葛亮的形象概念化,并不断流传效法。

据明代隆庆二年(1568)进士四川新津人朱孟震所著《浣水续读》记载说:“蜀山谷民皆冠帛巾,相传为诸葛公服”。

那么,羽毛扇与诸葛亮智慧相关的说法,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据沈伯俊先生《三国演义大辞典》记载了一个传说故事说:“诸葛亮在卧龙岗的时候,常常有个鹤发童颜的老人来和他攀谈,老人学识广博,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精通兵法,熟悉阵图。诸葛亮待他如师傅,每次都献茶敬酒,恭恭敬敬听他摆谈。日子久了,他想知道老人住在哪里,好登门求教,但是,又不便于问,就想了一个办法。他砍了一根竹竿,在里面装满石灰,下面凿一个孔。有一天,老人来谈完话后,诸葛亮让他多喝几杯酒,然后就把竹竿给老人做拐杖,老人醉醺醺的拿着竹竿就走了,身后留下一路白点。第二天,诸葛亮顺着白点一路来到深山老林,在一棵古树下看见了竹竿,老人在哪里呢?他举目四望,不见老人。忽然,他看见古树上落下一棵红豆,要落地时,红豆又升上去,一只老鹰蹲在树上打盹,红豆升上去就钻进老鹰嘴里。不一会儿,红豆又落了下来,还是不着地升上去,回到老鹰嘴里。诸葛亮越看越好奇,把红豆抓来也放在嘴里,一下子就滑进了肚里。这时候,老鹰醒来,开口说:‘这红豆是个智慧豆,是我修行一万八千年得来的,你吃了会足智多谋。我就是那位老人,你是我的弟子,现在我要死了,把身上的羽毛给你,做一把扇子,在万分急难的时候,摇两下,会得到解决的办法’。说完,老鹰死了,诸葛亮痛哭一场,然后埋葬了老鹰,他用羽毛做了一把扇子。从此以后,不论春夏秋冬,他都把扇子终日拿在手里,果然智慧超人,料事如神”。

至于在纶巾和鹤氅上画上八卦图符,当属于明代以来戏曲艺人的创造,为的是表示诸葛亮精通《易经》和八卦,能神机妙算,也是展示诸葛亮性格特征的一个特殊标志。这一创造、演化,又让雕塑者仿效,先后在一些武侯祠庙胜迹和相关的旅游景点中依此特征塑造出诸葛亮造像,让世人供奉祭拜,诸葛亮的造像成为模式化、固定的概念化,代代相传,不可更改。

除此之外,还有人说诸葛亮头戴“戴葛巾”,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葛巾本来就是汉代的幅巾,“此头巾因诸葛亮戴而出名,后来又叫诸葛巾”(见沈伯俊《三国演义大辞典》1989年6月,巴蜀出版社)。

可是,我们认真想一想,这些装束绝对不是诸葛亮当年的本来面目。

首先,诸葛亮十分忠于蜀汉朝廷,忠于后主,戴丞相冠穿官服就是忠于朝廷、忠于后主的体现,更是他指挥军队的权力象征,他怎么不穿官服去指挥军队呢?这不单是对朝廷和后主的大不敬,而且也不具备指挥的权威性。所以,诸葛亮穿戴纶巾装束去指挥军队,是不可能的,更是不可信的。

其次,羽扇只是夏天甚至是文人学士休闲聚会时的道具,后人让诸葛亮不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的手拿羽毛扇,而且还去指挥军队作战,这也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是脱离实际的。

笔者认为,诸葛亮羽扇一年四季不离手,应该是后世演义故事赋予诸葛亮智慧的象征,根本就不应该是诸葛亮的本来面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