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方学者很疑惑,史前洪水所有人都躲进诺亚方舟,为何中国没有?

 晴梦蝶影 2019-04-08

这个题目有点乱说了。诺亚方舟是圣经里的传说,即便在基督教国家里,也没有几个人相信这是真实的,别把重视西方学者想得这么脑残。其实,关于大洪水的记载,西方与东方都有,圣经有诺亚方舟,中国有大禹治水。下面我就说说,中国是如何以自己的智慧,来应对这场威胁人类生存的大洪水。

第一,帝尧时代,洪水泛滥

或许是气候反常的关系,从帝尧时代起,洪水泛滥成灾,成为国家的一大祸患。在先前的史料里,从黄帝一直到帝喾,都没有记载过洪水泛滥的情况。我们在许多古文明的传说中,都可以看到某一个时间段洪水滔天,最著名的有基督教传说中的诺亚方舟故事。那么这些古文明所描绘的洪灾,想必与整个地球的气候变化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二,鲧治水失败的经验教训

洪水泛滥,已经成为社会稳定的一大威胁,尧帝决心要彻底解决洪灾。诸部首领推举鲧治水。鲧就是大禹的父亲,估计其家族有丰富的治水的经验,因此大家都举荐他。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结果没治成。《尧典》说:“九载,绩用弗成。”

鲧治水不成功,问题出在哪呢?

首先他的方法是不完善的。对于洪水,他采用“堵”的办法。所谓的“堵”,就是修筑堤坝,把洪水限制在河道之内。古代有一句话,叫“水来土掩”,这个办法,从理论上说,是符合当时治水的思维。问题在于用“堵”的办法,对付一般的洪水可以,倘若帝尧时期的洪水乃是人类面临过的最大洪灾,那么洪水的冲击力,可以轻而易举地将人工土堤摧毁。

客观来说,鲧仍然是有功绩的。因为他的治水实践,至少积累了失败的经验教训,没有失败的尝试,就不可能有后来大禹治水的成功。

第三,大禹治水,成就一代伟业

禹是鲧的儿子,后世尊称为“大禹”,意为“伟大的禹”。禹的伟大,在于治水之功。面对自然界的洪水灾害,帝尧时代几乎束手无策。鲧用堵的办法,就是修水堤防洪水,可是在惊涛骇浪的威力下,收效甚微。

帝尧去世后,帝舜以鲧的儿子禹治水。

要怎么样才能彻底解决水患呢?禹认真地研究了父亲鲧治水失败的经验,认定用堵的办法是行不通的,这是因为当时的工具太有限了,没有钢筋混凝土,堤坝建成后,还是松松垮垮的,根本无法抵御洪水的冲击。要怎么办呢?既然用堵的办法不行,就用疏导的办法,把洪水分流,分流到水少的区域。这个办法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在工具那么简陋的年代,要人工疏通河道,谈何容易!

要怎么开始呢?首先要测量地形高低。因为水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要是新开挖的河道比原河道还要高,洪水是无法流出去的。疏导洪水后,会不会殃及疏导区的居民呢?这也要有测量的数据才行。因此禹带着一批人,翻山越岭,拿着简单的测量工具,在山川地带测地形的高低,立起一根根标竿,计算从哪里开挖水道最合适。这个工程量极其巨大,不要说古代,就是到今天,也算得上是巨大的工程。

整个治水过程共耗费了十三年,其间开挖了许多水道与陆路,长年以来为患百姓的洪水灾害终于得到了抑制。我不得不佩服先人的勇敢与坚强,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能做出如此伟大的事业,大禹不愧是“伟大的禹”。他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的治水功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这里我要说,在洪水到来时,西方的做法是乘一艘诺亚方舟逃跑,东方中国的做法是勇往直前,治服洪水。正是这种伟大的奋斗精神,造成古代中国的强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