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征文逯欣心:关于“做人”的教育,已经刻不容缓

 道德经学用 2019-04-08

本文参加了【子女教育】有奖征文活动

今天看到成都晚报上一条触目惊心的新闻:

一个未满13岁的小学六年级女生,因不满同学比自己长得漂亮,遂怀恨在心,将同学约至家中杀害并分尸,手段极其残忍……

但因其作案时未满14岁,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所以终审宣布“无罪”。

我在想,一个13岁的小姑娘,是具备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态,才能因为同学比自己漂亮,就杀人分尸呢?

如果是这样的心态,她长大以后走向社会,又会做出什么可怕的事情呢?如果她做了母亲,她会教育出什么样的下一代呢?

她的心态、情绪、品质上的问题,父母、老师又做了什么呢?

当今这个时代,我们把太多精力放在让孩子好好读书上,而不知道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读书,是为了学做人,而不是为了谋生!

只要学会了做人,谋生不会是难事!但不会做人,想谋生绝对是难事!

我们身边有太多的例子,有些人拥有高学历、会说几国外语,但活得很不幸福。

他们既不会爱自己,也不会爱别人,所以各种关系都不和谐。

而一个人的幸福感与获得感,就来源于各种关系的和谐,这种和谐与知识技能无关,只关乎品质!

我有很多同事,就是高技能、低情商,连做人最起码的礼貌、说话都不会,更不要说在做事里亮化自己的品质了。

所以,这些入职时的高学历、高技能所以拿高工资的“佼佼者”,如果不能在社会上补上“做人”这一课,最后无不是黯然离场……

但最可怕的还不是这些高学历、低情商的人,而是那些高情商、低品质的人!

当一个人没有品质的时候,做事是没有底线的!如果再有高学历,那他们做起坏事来,破坏力将更强大!

所以,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的是:读书,是为了学做人!更是为了学做“好人”!

什么是好人?无私、利他,就是善;有私、利己,就是恶!

如果在教育中,把让孩子学做人的目标丢掉了,那我们将培养出的是什么?这件事,真是细思极恐!

但可惜的是,大部分学校和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所以,一个孩子犯错、犯罪,家庭、学校、社会都要担起责任!

关注孩子心理健康,要从关注孩子的品质开始;关注孩子的品质,要从关注家长、教师的品质建设着手!关注家长、教师的品质建设,要从国家引导道德文化回归起步!

今天孩子的问题,就是明天社会的问题!

学做人的教育、全社会的品质建设已经刻不容缓!所幸国家已经展开了传统文化回归的引领,那这班车我们必须迎头赶上!必须当做生命中最重要的事,从自己做起!

星星之火虽小,但可以燎原。放进黑暗房间的第一根蜡烛,会将黑暗一扫而空!

因此,抱怨没有用,争论也没有用!

只有从自己开始,在每件小事里亮出的品质,才是最实际的得到!

学做人,就是学创造自己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就是学创造自己的生命轨迹!

学做人的教育,今天,已经刻不容缓!

2018年10月14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