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术| 幻境与实境:读龚贤《千岩万壑图》

 伯乐书香小屋 2019-04-08

龚贤(16181689),明末清初山水画家。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1645年,清军攻陷南京,他逃入山中避乱,六年后又重返俗世,往来于南京与扬州之间,在朋友与赞助人的帮助下,过着半隐居的生活。后隐居金陵清凉山不出,在屋前半亩空地上筑园栽植,号“半亩园”,并开园授徒,有课图画稿数本刊行于世。谱中讲述了笔法、墨法以及岩石、树木、屋宇、桥梁、舟楫等画法,对风、霜、雨、雪特定时空之境的表现都有独到见解。他的课徒画稿与弟子王概编纂的《芥子园画谱》成为后世中国画学习的津梁。由于创作较多,有一定的受众,为他晚年生活带来较为稳定的收入。龚贤工诗文,善行草,不拘古法,自成一体,著有《香草堂集》等,与同时期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曾灿题龚半千画像说:“不与物竟,不随时趣,神清骨滢,貌泽形癯。心游广莫,气混太虚……为忘乎五百年之居诸?”周亮工说:“半千落笔上下五百年,纵横一万里,实是无天无地。”程正揆说:“半千用笔,如龙驭风,如云行空,隐现变幻渺乎,其不可穷盖以韵胜,不以力雄者也。”这些极高评价既是对龚贤个人高迈情怀的赞赏,也是对其绘画的中肯评价。

下图请横屏欣赏: 

[清]龚贤 千岩万壑图 

27.8cm×980cm 纸本墨笔 1673年 南京博物院藏

龚贤作于癸丑(1673)的《千岩万壑》图卷,是他众多作品的代表作之一,纸本水墨。画卷的起手以两段近乎平行的舒缓平坡引入画面,一块巨石旁生长着几棵小树,一丛密,两株疏,树丛舒缓安静,将河的两岸关联起来,在寂静空旷中显出生意。往左前行不远,自山腰处直出一座山峦直至峰顶,遮断江河,将河、岸推隐其后,前山巨石欲坠,紧接坡岸,有松林自坡后升起连接后山,将遮挡的河流与峰峦连接起来,崖下巨石之后隐茅屋山门,屋后有树林密植烘染出山中的云气,白色的云雾与前景茅屋白色的屋顶及地面相互呼应,周围深色的山峦衬托出白的更白、黑的更黑。随着山石的结构引导视线向左移动,在一排起伏的山石中隐小径,将观者的视线引向画幅深处的几排茅屋与树丛,屋后以云气与后一层巨峰关联,使得山更高更远。中段有五六米的长度,都是表现重峦叠嶂、高山深壑,在画面上以山石的体面结构来架构山脉的起承转合,以云雾、房屋、树木、溪瀑的掩映藏露呈现山石层次,构成了这一段高山巨壑、林深叶茂的荒疏空寂之境,使得画面深邃、浑厚、虚灵。紧随其后,山峦成断崖式收紧,以开阔的浅滩江岸平缓抒写,中间稀疏点缀高低土坡杂树,浅滩上泊数只小舟,一撇、一竖、一点尽承小舟姿态,使得画面由紧凑忽然转向开朗,犹如进入陶渊明的“桃花源”。随后又是层峦叠嶂,施展造境的手段,但山势前段平缓舒展,接着在耸立的山峰中有一石洞盘旋伸向画面的深处,显得神秘而幽邃。画面的尾部以一空亭置土丘上,以一段山峦向画外展开,给人以无限的遐想。龚贤长期生活在南京,他笔下的自然对象是南京长江沿岸景色,我们从他的众多画面中能够清晰看出此种景象,但又不像金陵画派其他画家笔下的金陵胜迹可以明确辨别。这是龚贤将眼睛所见的实景转换成心中幻境的结果。

关于“实景”与“幻境”的观点,龚贤在1686年所作的山水长卷上的跋语有明确的阐述:“画于众技中最末,及读杜老诗,有云:‘刘候天机精,好画入骨髓。’世固有好画而入骨髓者矣!余能画,似不好画。非不好画也,无可好之画也。曾见唐宋元明清诸家真迹,亦何常不坐卧其下,寝食其中乎?闻之好画者曰:士生天地间,学道为上,养气读书次之,即游名山川,出交贤豪长者,皆不可少,余力则攻词赋书画棋琴、夫天生万物,惟姿饮啖,何异牛马而襟裾也。不能追禽而之踪,便当居一小楼,如宗少文张图绘于四壁,抚琴动操则众山皆响,前贤之好画往往如是,乌能悉数。余此卷皆从心中肇述,云物丘壑,屋宇舟船,梯蹬蹊径,要不背理,使后之玩者可登可涉,可止可安,虽曰幻境,然自有道观之,同一实境也,引人着胜地,岂独酒哉!”此段独到精辟地诠释了“幻境”与“实境”之间的微妙转换关系,“实境”即游名山川,得自然造化蒙养,将自然丘壑转换为笔墨造型,这是表现山水的自然造化。如果一味追求与自然似真,就会落入笔墨技巧的卖弄和受外在形象的干扰。

如何把握自然丘壑的真与不真,就在于“幻境”的转换,即将笔墨造型转化为人的性情。丘壑有了性情的浸染,才能使画中丘壑“幻境”不流于形式,通过笔墨性灵的“肇述”才能达到“显现真实”。画中丘壑不在笔墨也不在造型,而是自己生命的呈现,这才是“真境”。他说“唯恐是画,是谓能画”,画得不像画了,就是画,道出了山水的真谛—山水的根本就是超越外在丘壑。此卷正是他这个观点的表达。

观此卷可知龚贤依托金陵长江沿岸山水,通过实境与幻境的转换,让观者又无法将画中丘壑与自然山水吻合,似幻似真。以特有的层层积染的笔墨方式塑造出明暗层次丰富的山石体积,以山石自然骨架为依托,用点状笔墨积出由暗到明的光影变化。虽然他自称其山水画来自北宋,但可以明确看出他受到西方绘画的影响。即使是传统中国画被定型的树法,龚贤还是找到了一种和山石相合的技法,借助树丛的幽深感以及周围的亮光和空气,使其散发出一种宁静的神秘气息。龚贤笔下的山石树木之所以令人喜爱,其原委不是视觉经验上的,而是他营造出更为逼近真景,具有实体感和虚灵之境。龚贤的章法布局同样有着迷人的“奇”境。他画面中的留白非常重要,这些白可以视为地表的受光,可以是缥缈的云雾,也可以是溪流、清澈的池塘,既有视觉上的黑白,又给人一种不安定的暧昧感。他以单一的皴法来塑造物象和空间,使得原来具有多样变化的质理变得简单而趋向统一。

龚贤所表达的不是心手感知,而是借助景物呈现一种直觉的冥想意境,将自然山水转换为林木葱郁的心中灵境,与此无关的凡间俗世都被摒除在外。在龚贤的画中所呈现的是现实世界之外的另一个可信的世界,在其不同寻常的构成理念下,他的山水似乎比真实世界还要真实。他所呈现的画中之境并不是和宋人绘画一样,通过自然的写真达到“真实”,而是自有其内在的理序。他的统一与连贯并不是源于自然秩序,而是来自他对真境与幻境的自在转换,形成了由人的精神意识所衍生出来的人为山水景致,这就是龚贤的内心世界。

从技法上来分析,龚贤用笔主张“欲秀而老”,秀而老就是准确、简练、流畅而有变化。画家程正揆在赠龚贤的诗中道“铁干银钩老笔翻,力能从简意能繁”,准确地概括了龚贤在用笔上的特点和成就。他提出笔法、墨气、丘壑、气韵作为画家“四要”,主张作画要中锋用笔,并且要古、健、老、苍才能避免刻、结、板、枯之病。龚贤作画最善用墨,主张墨气要厚、润,以层层积墨见长,虽不用泼墨,但实具有泼墨烟润淋漓的效果,颇有宋人的用墨特点。其画中山石树木中锋用笔,苍劲古厚,用积墨法作反复皴擦积染,多达十几层,乍看墨色极为浓重,细察仍有深浅、浓淡、明暗等细微变化,山石树木往往浑融一体,仅在阳面或轮廓边缘处留出些许高光和坚实的轮廓,具有浑厚、苍秀、沉郁的独特风格,成功地表现了江南山水茂密、滋润、幽深、湿意浓重的特征,达到一种苍润、浑朴、厚重的艺术境界。

【详见《中国书画》2019年3期】

本文编辑:欧阳逸川   新媒体编辑:崔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