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楷书很多人会想到颜真卿、柳公权这些楷书大家,但是在清朝的书坛有一个所写楷书,造诣深厚,笔法精湛,虽然不能说超越了颜真卿和柳公权,但是实力还是有的。只是因为一个原因,让后人并不看好他的楷书。 这个人就是黄自元,他是同治年间的榜眼,可以称得上是一位饱读诗书的文人,他并不是以书法为业,但是他的书法水平在当时的书坛首屈一指。黄自元自幼跟随祖父练习书法,基本功很扎实,对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这些楷书大家的笔法有着深刻的领悟。 从他的楷书中可以看出,运笔刚劲有力,从起笔到运笔再到收笔,没有拖泥带水之感,显得干净利落。在笔画的组合上距离均等,布局严谨,没有一笔懈笔,给人一种一丝不苟的感觉。 从黄自元的楷书上可以看出,他学到了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等人的书法精髓,使他的楷书骨力丰盈,瘦劲之中又不失丰腴之感。这样的楷书不仅在清朝是首屈一指,就是放在当代的书坛也是佼佼者。 只是在黄自元去世之后,他的楷书受到越来越多的贬低,认为他的书法就是馆阁体。因为他的书法在笔画布局上和馆阁体如出一辙,严谨而呆板,只是为了书写而书写,没有灵动之气。 所以黄自元的书法沉寂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尤其是提到他的楷书很多人会想到馆阁体,并且称他是馆阁体的代表书法家。曾有书法家说过黄自元的楷书不宜学习,毫无神韵,只是黄自元的楷书符合当时书坛的审美,所以才受到推崇。其实,对待黄自元的楷书应该客观看待。 黄自元虽然不能称得上是开宗立派的大师,但是他的书法还是有很多地方值得学习,比如在笔法上,和字的间架结构上,遵循着古人的法度,把楷书写到了一定的境界。虽然受到馆阁体的影响,但是在一些笔画上又有着变化,并没有完全拘泥于馆阁体。 尤其是黄自元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了《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为书法的学习增加了依据,他的楷书也是遵循着《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帖》,字里行间有着古人风韵。黄自元的楷书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沉寂之后,逐渐被书坛认可,他的楷书也被称为楷书的典范之作。 看来黄自元的楷书之后,你感觉他的楷书造诣如何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