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我国拥有世界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大名鼎鼎的天眼。 天眼射电望远镜位于贵州省平塘县,2016年7月正式完工,口径达到惊人的500米,接收面积等于30个足球场大小。 天眼的出现,不是填补空白,而是直接甩开国际平均水平,打破了NASA在深空探索上的霸主地位。 宇宙中有着成千上万亿颗星球,庞大的数量使外星文明存在的概率非常大,即便是一个星系才有一个文明,那么整个宇宙中也会有上亿个文明。 而天眼此次发现的这颗星球更像一个超级地球,距离地球的17光年外,从它身上接收到有规律的宇宙射线波信号,并且这个信号还有反复特征,这些与黑洞及超新星爆炸发出的信号也不一样。 17光年,光速飞行17年的距离,对于地球目前的技术来说,17光年不是距离问题,而是时间问题,可能还要很多个世纪我们才能拥有探索深空所需的极速或者跳跃式飞船,但也可能就在不久的将来。 如刘慈欣的小说《三体》所描述,我们目前的文明水平,对可能存在的高级文明来说,可能就像我们眼中看单细胞生物一样。因为好奇心也好,为人类未来也好,这样的探索有可能是会让刚萌芽的地球文明提前毁灭的。 我们无法预测,那些我们未知的高级生命,是像我们崇拜的神明一样,会庇佑我们的文明,抑或是像好莱坞大片那些野蛮异族一样,可以轻而易举将我们像蝼蚁一样扼杀——毕竟,现实里我们没有复仇者联盟也没有氦星的超人。 霍金先生生前曾多次告诫,以目前地球文明的水平,不要试图去寻找外星文明,即使发现了,千万别联系!!贸然联系是对地球文明极不负责的行为,可能让全人类背负着被殖民的风险,甚至毁灭性的灾难。 “如果外星人来拜访我们,我认为那么其结果就和当年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差不多,美洲的土著居民深受其害。” 但即使霍金先生已离我们而去,人类探索地外文明的狂热似乎丝毫未减。 除了2016年天眼的投入使用,由美国打造位于智利的“大麦哲伦望远镜”也将于近年内建成,与天眼侧重宇宙信号接收不同,“大麦哲伦”类似于“哈勃望远镜”,但成像解析度将会是“哈勃望远镜”的10倍以上,将会极大提升人类直接观测遥远星空的能力。 人类科学近200年来的急速发展,一方面为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与舒适,但另一方面也引发了很多的担忧。 随着知道的越来越多,伴随而来的就是发现未知越来越多。 对已知心存感激,对未知心存敬畏,也许才能让人类文明走得更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