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阎肃老师

 吴越尽说 2019-04-09

作者:张新文

      阎肃老师是我国河北人,著名的文学家、剧作家、词作家和伟大的艺术家。2016年2月12日他走完了人生最后一段路程,享年86岁。

      老人家虽已远去,可是他的音容笑貌至今仍在我的记忆里清晰可辨。又是一年芳草绿,我再次怀念起和阎老的一次难忘相聚!

      2015年1月30日我应邀请到北京,参加某电视台的一档古诗词类节目录制。我们所居住的酒店离录制现场大概有20分钟的车程,位置相对繁华的闹市区来说,算是偏僻了点,但是安静平和易于酣然入睡。按照原计划,当晚录制两场,从排练到录制当晚12点前绝对能搞定。我们一行人被排在第二场,所以只能在酒店里等通知。

      直到过了深夜12点,第一场的人员才返回酒店住地,我们才知道第一场的录制出了状况,导致我们只能延迟录制。心细的女生忙着问回来的人员今晚的嘉宾是哪几位?答曰:“阎肃、康震、何依工。”据知情者透露,这场嘉宾应该是诗人汪国真,由于他有事来不了,所以阎肃老师就提前了场次。阎肃老师的作品,如《江姐》《北京的桥》《敢问路在何方》……都是耳熟能详的,过去我们只能在电视里看到老人家的身影,这次能够零距离相见,一种兴奋和激动溢于言表。

      当我们到达录制现场时,看到满头银发八十多岁高龄的阎肃老师,正在嘉宾席用手轻刮眼眶。我知道他是在驱赶疲乏和倦意,作为一名老艺术家,他要对得起荧屏外的千千万万个电视观众。当我站到台上,阎肃老师和蔼可亲地问我:“哪里人?平时从事什么工作?有啥爱好?”我一一回答了阎老的提问。当他得知我爱好写作的时候,一副很惊讶的样子,谦虚地说要向我学习,当时我羞愧得满脸通红……他说:“你既然是个作家,虽然今天这档节目是古诗词,我就破个例让你朗诵一首你自己的诗歌。”我很激动,面对着这么多的老师和场内外的观众,我朗诵了我的诗歌《父亲》。其中“泪水滴落的地方/一堆土/站立成永远的父亲”赢得了一片长久的掌声。阎肃老师激动地落下泪来,连声说:“写得好,写得好哇!”我想,可能我的这首短诗,触及了老人的心灵软肋,人心都是肉做的,真情实感总能引起共鸣。

      录制的过程中有片刻的休息,我跑到嘉宾席和阎肃老师合影留念。那晚一直录制到第二天的凌晨3点,阎肃老师自始至终精神饱满。录完节目后,我们依依不舍地与阎老握手道别。一个中年人(估计是他的儿子阎宇)挽着老人,在幽暗的路灯下慢慢地消失在我们的视野里……

      万万没想到北京一别竟然成了永别,斯人已去,感念于心,一档节目、一次偶遇、一次见证……使我认识了一位老艺术家,更加钦佩和怀念阎肃老师!

      正如其子阎宇在《阎肃人生》一书所写——老人生活态度低得让人俯下身,他60多年勇攀艺术高峰,80多岁依然奋斗在文艺工作第一线,无论是创作实践,还是为人做事,都是一片丹心、一腔热血、一身正气。

      2019-04-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