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日,《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18)实施, 这意味着,普通住宅钢筋含量将增加5%,地下车库钢筋含量将增加10%! 虽然有业内人士测算,钢筋含量增加对房企整体的建造成本影响不大,但近年,钢筋、水泥等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再加上限价限售等政策,房企的利润空间被大幅压缩。 在这样严峻的行业形势下,房企该如何应对钢含量增加带来的成本问题呢? 云采购发现,影响建筑钢含量的因素除了荷载,还有其他因素,如:建筑方案、结构体系、高强材料、构造做法等等。 因此,房企可以尝试通过优化结构,控制含钢量。以龙湖和绿城的含钢量控制做法为例: 一 建筑方案 1,建筑物高度的控制 龙湖规定:抗震等级每提高一级,内力放大系数、构造措施均提高一级。当建筑物高度超过且接近分界点时,尽量通过优化层高、标准层面积、楼层数,使建筑物高度按照高度分界点控制。 2,建筑物高宽比超限的控制 龙湖《高规》4.2.3条规定: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下面的数值: 3,层高控制 压缩层高,保证净高。层高的压缩,可以减少结构柱、剪力墙构建的高度,同时减少建筑的总高度、降低结构的竖向荷载,降低上部结构所承受的地震作用、风荷载,间接降低含钢量。 (1)结构梁高控制 目前最经济的结构梁高为1/8~1/12的梁跨度。公共走道、设备管线密集处等建议采用宽扁梁、型钢梁。而车库则考虑实心或空心无梁楼盖。空心无梁楼盖在车库顶板覆土较厚(≥1.5m)或有消防车荷载时更有优势。 (2)设备管线空间控制
(3)结构梁高空间、设备管线空间的相互利用
二 结构体系 1,结构类型 框架、剪力墙、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是多层及高层建筑中传统的、广为应用的抗侧力体系,对于住宅建筑较少使用筒体结构。 (1)框架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的抗侧刚度较小,水平位移大,适用于多层及高度不大的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优点是建筑平面布置灵活。 (2)剪力墙结构体系 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整体性好,刚度大,在水平力作用下侧向变形很小。墙体截面积大,承载力要求也比较容易满足。剪力墙的抗震性能也较好,但自重较大,增加了基础工程的投资。 (3)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 框架结构侧向刚度差,抵抗水平荷载能力较低,地震作用下变形大,但它具有平面灵活,有较大空间、立面处理易于变化等特点。而剪力墙结构则相反,抗侧力刚度、强度大,但显示了使用空间。把两者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在框架中设置一些剪力墙,就成了框架-剪力墙体系。 一般对于低烈度区的普通股住宅,低层(9层以下)采用框架结构最为经济,高层(18层以上)采用纯剪力墙结构最为经济。 2,结构超限控制 结构体系不合理会造成成本增加,超限加强措施成本也会增加,含钢量可能会增加0~100%不等。 如,绿城通过历史项目数据发现,多层框架部分抗震等级,每提高一级,约增加5%~20%的含钢量。 控制超限的做法是: 与建筑充分沟通,采取一些结构处理措施,尽量避避免超限; 关注结构加强措施引起的成本增加:结构超限的严重程度,对成本的增加量;关注超限审查报告中的结构加强措施,对成本的增加量。 3,结构转换的控制 全结构转换虽然会使含钢量增加15~20kg/平米,但会让整栋塔楼抗震等级提高,同时结构墙、柱减少后,单位面积的销售也会提高。 三 钢筋新材料 1,钢筋级别与钢筋强度 通过以下6种强度钢筋材料的对比,可见强度的提高幅度远远大于成本的增加幅度,因此,选择强度高的钢筋材料也能降低建筑整体的含钢量。 2,新型冷轧带肋钢筋——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的应用 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是指热轧圆盘条经过冷轧成型及回火热处理获得的具有较高延性的冷轧带肋钢筋。 CRB600H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取fy=415MPa,明显高于目前常用的HPB235(fy=210MPa)、HPB300(fy=270MPa)热轧光面钢筋和HRB335(fy=300MPa) 热轧带肋钢筋,也高于HRB400(fy=360MPa)热轧带肋钢筋,而价格却较低。 如下CRB600H高延性冷轧带肋钢筋替代HRB400钢筋换算表: 四 构造优化 1,剪力墙设计的控制 (1)剪力墙布置位置优化 原则:两端、周边重点布置,中间、核心筒减少布置 目的:以尽量少的剪力墙数量保证结构抗震扭转指标满足要求。 (2)剪力墙布置数量、长度优化
(3)剪力墙配筋控制 2,柱设计的控制 (1)少用异形柱结构,多用矩形柱 (2)柱纵向钢筋配置 3,梁设计的控制
4,配筋设计的控制 (1)配筋设计 配筋富余度:宜控制在计算结果和构造要求较大值的5%以内,不应超过10%(结构转换层、结构超限加强措施区域可适当放松) (2)图纸归并 高层塔楼标准层配筋设计的归并:建议3~5次归并一次 五 新《标准》原文 新《标准》特别指出,第3.2.1、3.3.2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这两条强制性条文的详细信息如下: ▲来源:《GB 50068-2018 建筑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