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袁咏仪谈起自己坐月子的经历很后悔!产后调养,女人别不当一回事!

 斐睿 2019-04-09

经常听到有妈妈诉苦:我的病都是在坐月子的时候落下的!

之前谢娜和袁咏仪在真人秀节目也提到了坐月子这个话题,谢娜问袁咏仪坐月子的时候有没有洗头,袁咏仪回答洗了,但是即使做足措施,还是留下了病根。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袁咏仪直言自己以前身体是特别好的,但是现在就时常生病,她觉得是没有好好坐月子导致的。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之前艾艾君也看过一个真实案例:一位35岁的女性,在8年前生下宝宝后,就觉得身体差了很多,一吹空调就觉得寒彻入骨,头痛、头皮发麻、关节疼痛,她无法到开空调的公共场所活动,不得不辞了工作,甚至还要跟老公分房睡。

现在很多年轻妈妈对“坐月子”这件事不以为然,认为“没必要守那么多规矩”、“差不多意思意思也就行了”。事实上,坐月子讲究的一些规范与禁忌,大多都是为了补虚化瘀、抵御外邪,使女性身体功能尽快恢复正常,对新妈妈来说是很有必要的!

产后调养,关乎一生

生孩子最伤什么?气血!

产妇在分娩时要拼命地用气用力,腠理、筋骨大开,流血量也大,以致气血大伤。剖宫产虽然不用出力,但要麻醉、有创伤、损伤经络,比顺产伤得更厉害。所以,生完孩子之后,很多女性都会觉得自己动不动就出汗或头晕、走几步就气喘,这些都是血虚气虚造成的。

血要靠气的推动来运行,气虚的人,血运无力,容易致瘀。产后恶露不净,也易致瘀。所以产后女性的特点是:亡血伤津、瘀血内阻、多虚多瘀

气虚、瘀堵的克星是什么?艾灸!艾灸培元固本、活血化瘀、扶阳驱寒的作用自古以来就备受医家推崇,《本草纲目》就记载着“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

很多新妈妈产后体弱、气血虚,风寒湿邪很容易侵入血脉,出现局部或全身皮肤、肌肉、关节等部位怕风、怕冷、酸痛等,还伴有乏力、多汗、睡眠不佳、大便稀烂、情绪烦躁、产后抑郁等问题。如果不注意防范、调养,落下的月子病甚至会伴你终身!

因为大部分母亲都在哺乳,不能随便吃药,怕对宝宝造成不利影响,这时用艾灸就很合适了。

因为艾灸这种方法是外用的,它在对新妈妈进行产后调理的同时,不会对哺乳造成不好的影响,相反,因为艾灸可调和脾胃,能让哺乳妈妈的营养吸收更好,让宝宝吃得更饱!

产后艾灸,调养身体

很多新妈妈都说:本以为十月怀胎就很辛苦了,好不容易熬到“卸货”,想着终于可以一身轻松,谁知道产后各种疼痛更加折磨人,稍不留神月子病就找上门来了!


其实,“月子病”大部分是产后风湿引起的,所以及时预防风寒外邪入体是关键。产妇产后一定要注意保暖避寒,切勿汗出当风,不可用冷水洗漱,不可贪食寒凉,因这个时候最易感受寒湿,一旦沾上了,病痛就来了。

预防月子病、调养产后体虚,可以艾灸几个培补元气、祛风驱寒的穴位:大椎穴风门穴神阙穴命门穴足三里等,一般生产后一星期就可以艾灸,刚开始艾灸时不要心急,而是要循序渐进、慢慢感受,待适应了就可以延长艾灸时间及次数。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如果新妈妈产后少乳,这也是气血虚弱、生化不足导致的,明代《妇人规》中说:“妇人乳汁,乃冲任气血所化。”

当产妇气血不足,就会没有乳或者少乳,这时可以艾灸乳根穴膻中穴少泽穴三阴交足三里,把气血补上来,奶水才可能充足。还有,产后要及早开奶,让宝宝多多吮吸,这个对刺激产奶量增加有重要作用。(通乳文章完整回顾请点击:坚持母乳不容易丨艾灸通乳、催乳,妈妈轻松,宝宝吃饱!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另外,由于产后失血、汗多、津亏液耗,大肠失于濡润,新妈妈还常常有腹胀、便秘等不适。出现这种情况可选择脾俞大肠俞天枢神阙足三里进行艾灸,艾灸过程出现排气现象的话更好。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有腰酸背痛、肩膀酸痛、膝盖冷痛等问题,则可以艾灸督脉膀胱经缓解。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取坐位或俯卧位,充分暴露背部,艾灸督脉(背部正中)及膀胱经(脊柱两侧)的要穴,如督脉上的大椎至阳神道,膀胱经上的肾俞八髎穴等,但灸时及灸后注意背部保暖,避免受风寒。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