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镜头中的天柱山花岗岩风化地貌

 Moia藏经阁 2019-04-09

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安庆市潜山市西部,又名潜山、皖山、皖公山(安徽省简称“皖”由此而来)、万岁山、万山等。为大别山山脉东延的一个组成部分(或称余脉)。一般指潜山市境内以其主峰天柱峰为中心的山地,有时也指其主峰。据1980年航空测定,主峰海拔为1488.4米,规划保护区面积为333平方公里,风景区面积为82.46平方公里,中心位置(天柱峰)地理坐标东经116°27′,北纬30°43′。天柱山因独特的自然景观,名列安徽省三大名山之一(黄山、九华山、天柱山)。早在汉武帝时就封为“南岳”,历代都有人文活动。建国后开发为风景名胜区,景区获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中国自然和文化遗产地等称号,并于20119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成为世界地质公园。

(上述信息2019.04.08摘录于百度百科)

(网址链接: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4%A9%E6%9F%B1%E5%B1%B1/1770

   从地质角度讲,天柱山位于秦岭—大别造山带的东端,东部紧邻郯庐断裂带。是郯庐断裂带将这一NWW向延伸的山脉一刀砍断:北西侧为高度超过1400米的天柱山主峰,南东侧则为海拔不足100米的平原,地貌景观截然不同。

    2013年04月06日,我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的徐兴永教授、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赵松龄教授等在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余国盛主任的陪同下考察了天柱山主景区。记得那天早上山上很冷,石块之下可见局部结冰,这让人联想到一万年前第四纪冰期此处可能存在过冰川。

    现将当时的部分照片分享给朋友们,也算对六年前考察的一个交待吧。

    最近考察断裂西侧的变质岩露头,显示了一系列向NW方向逆冲的断裂带。

    花岗岩表面龟裂纹更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巨大的季节性温差变化而非日夜温差,可能与冰缘地貌有关。此外,表面冻雨是否是因素之一?

    这些壶穴最可能的成因就是:冰川融水下泄冲刷作用,其机理如同高压水枪切割岩石一样,可不是缓慢而长期的过程啊!

看见那冲刷槽被浮土等覆盖吗?说明不是现代雨水冲刷的,而是过去的事件造成的。

        感谢天柱山世界地质公园余国盛主任的陪同与帮助。

     天柱山还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奇异景观,朋友们还是自己去考察欣赏吧!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39040-1172120.html

上一篇:吕洪波的简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