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蓝靛果

 蜀道行max 2019-04-09

蓝靛果(学名:Lonicera caerulea L. var. edulis Turcz. ex Herd.)是忍冬科,忍冬属蓝果忍冬的变种。落叶灌木,幼枝被毛,老枝棕色,冬芽叉开,叶稀卵形,两面疏生短硬毛,花冠外面有柔毛,花柱无毛,果蓝黑色,稍被白粉,5-6月开花,8-9月结果。中国吉林省长白山、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东部山区,黑龙江东部及内蒙古、华北、西北、四川等地,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及朝鲜北部等地都有分布。常生于河岸、沼泽灌木或高山林下。椭圆形蓝紫色浆果像玛瑙石,味道酸甜可口。浆果含7种氨基酸和维生素C,可生食,又可提供色素,亦可酿酒、做饮料和果酱。花蕾、果、花又是蜜源。除具极高的食用价值外,果实中还含有丰富的vP活性物质,诸如芸香甙、花青甙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果实不仅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而且对降压,提高血球数,治疗小儿厌食症都有一定疗效。嫩枝可入药,清热解毒。蓝靛果全植株含有桃叶珊瑚甙,种子含花色甙。(概述图片参考:中国自然标本馆)

基本信息

  • 中文别名:蓝果忍冬、蓝靛果忍冬、黑瞎子果
  • 别称:蓝靛果、羊奶子、黑瞎子果、山茄子果、蓝果
  • 拉丁学名:Lonicera caerulea L. var. edulis Turcz. ex Herd.
  • 界:植物界
  • 门:被子植物门
  • 纲:双子叶植物纲
  • 目:川续断目 Dipsacales
  • 科:忍冬科
  • 族:忍冬族
  • 种:蓝靛果忍冬 L. caerulea
  • 属:忍冬属
  • 分布:我国吉林省长白山、黑龙江省大兴安岭东部山区以及内蒙古、华北、西北、四川等地,此外,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及朝鲜北部等地都有分布。
相关搜索
蓝靛果多少钱一斤
蓝靛果种植骗局
蓝锭果
黑加伦

形态特征

蓝靛果正在加载蓝靛果

蓝果忍冬(原变种)落叶灌木;幼枝和叶柄无毛或具散生短糙毛。冬芽有1对铅形外鳞片。叶宽椭圆形,有时圆卵形或倒卵形,厚纸质,长1.5-5厘米,无毛或沿中脉有疏硬毛。小苞片合生成一坛状壳斗,完全包被相邻两萼筒,果熟时变肉质;花冠黄白色,筒状漏斗形,稍不整齐,长9.5-11(-13) 毫米,筒比裂片长2倍;花药与花冠等长。复果蓝黑色,圆形。

蓝靛果幼枝有长、短两种硬直糙毛或刚毛,老枝棕色,壮枝节部常有大形盘状的托叶,茎犹如贯穿其中。冬芽叉开,长卵形,顶锐尖,有时具副芽。叶矩圆形、卵状矩圆形或卵状椭圆形,稀卵形,长2-5(-10) 厘米,顶端尖或稍钝,基部圆形,两面疏生短硬毛,下面中脉毛较密且近水平开展,有时几无毛。总花梗长2-10毫米;苞片条形,长为萼筒的2-3倍;花冠长1-1.3厘米,外面有柔毛,基部具浅囊,筒比裂片长1.5-2倍;雄蕊的花丝上部伸出花冠外;花柱无毛,伸出。复果蓝黑色,稍被白粉,椭圆形至准圆状椭圆形,长约1.5厘米。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

产地生境

产中国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西、宁夏、甘肃南部、青海、四川北部及云南西北部。生于落叶林下或林缘荫处灌丛中,海拔2600-3500米。朝鲜、日本和俄罗斯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蓝靛果正在加载蓝靛果

该种高度抗寒,休眠状态下能耐-50℃的低温,花能忍受-8℃。对热量要求不严,只要0℃以上积温达到1300-1500℃,后有效积温达到700-800℃,即可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蓝靛果的休眠期很短,也正因如此,在温暖地区一般不能栽植,否则常会在冬季提前解除休眠而遭受冻害。但在寒冷地区一般都可栽植。

在自然条件下,野生蓝靛果主要生长在火烧迹地、林中旷地或沼泽边缘,能忍受轻度遮阴,但在开阔地带能获得高产。

蓝靛果原产地多为河床、小溪和沼泽的边缘,是典型的中生植物,喜湿。但土壤水分太多也会生长不良。同等栽培条件下,空气和土壤湿度增加会形成大粒果实。

对土壤的要求不严格,在砂壤土、壤土、重壤土的条件下均能正常生长。实验证明,在有机肥充足的地块生长的植株比在森林中的长势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