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纳兰这首《忆江南》表面上写江南美景,实质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江山携手 2019-04-09
说起江南,不禁想起两个人物,一个是白居易笔下的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写尽江南之美。另一个就是林俊杰一首《江南》“风到这里就是粘,粘住过客的思念,雨到了这里缠成线,缠着我们留恋人世间...”红遍大江南北,吸引无数人向往。古今多少名人在此留下了诗篇,仅清初第一才子纳兰就在此留下了10首《忆江南》,下面这首《忆江南》便是其中一首,表面写江南美景,其实质却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下面我们就一起看看其真意在哪?
“江南好,水是二泉清。味永出山那得浊,名高有锡更谁争,何必让中泠(líng)。”——纳兰性德《忆江南》
①二泉:指江苏无锡市西郊之惠山泉,又名"陆子泉",因其有"天下第二泉"之称,又名"二泉"。②名高:崇高的声誉,名声显赫。③中泠(líng):泉名,即中泠泉,一作中零。在江苏镇江市西北金山下的长江中。唐人相传以此泉水煮茶最佳,故有"天下第一泉"之称。宋陆游《将至京口》:"铜瓶愁汲中水,不见茶山九十翁。"后此泉为积沙压盖,今已湮没。
看见“二泉”两字,不禁想到《二泉映月》这一名曲。好曲有好景相映衬,可以想象二泉动人的美景。江南是个好地方,二泉的水最为清澈。出于深山的泉水隽永清甜,在无锡已是家喻户晓,声名显赫,没有他物可以与之媲美。何必非要屈居于泠泉之下呢?其中无锡称之为有锡,这里是有典故的。
话说当年无锡近处有一座山峰,在周秦时代盛产铅锡,因此得名锡山。到汉代,锡山之锡渐渐被采尽,山边之县于是得名为无锡,待到了新莽时代,锡山锡矿复出,传为奇迹,故此县又改名有锡。后至东汉,光武年间锡矿再次枯竭,有锡自此被唤为无锡。
纳兰对二泉的眷恋,不禁想起杜甫的“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纳兰在此反其道而行,其中之意是说二泉的水,不论是在山抑或是出山,都是清澈,不会变浑浊。不由得会联想到纳兰自己,身在宦海,很多事都身不由己,在这众人皆浊中,纳兰感到内心的寂寥与痛苦。纳兰的心思很明显想要“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想当众人皆醉中的醒者。古往今来,对于官场清浊的论述甚多,文官应不愿同流合污而告老还乡的亦不在少数。不愿与人共醉,那就只能放下金樽,不与人共饮。这恐怕是纳兰的真意之一吧。
【其一】:江南好,建业旧长安。紫盖忽临双鹢渡,翠华争拥六龙看。雄丽却高寒。【其二】:江南好,城阙尚嵯峨。故物陵前惟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其三】:江南好,怀古意谁传。燕子矶头红蓼月,乌衣巷口绿杨烟。风景忆当年。【其四】:江南好,虎阜晚秋天。山水总归诗格秀,笙萧恰称语音圆。谁在木兰船。【其五】:江南好,真个到梁溪。一幅云林高士画,数行泉石故人题。还似梦游非。【其六】:江南好,水是二泉清。味永出山那得浊,名高有锡更谁争。何必让中泠。【其七】:江南好,佳丽数维扬。自是琼花偏得月,那应金粉不兼香。谁与话清凉。【其八】:江南好,铁瓮古南徐。立马江山千里目,射蛟风雨百灵趋。北顾更踌躇。【其九】:江南好,一片妙高云。砚北峰峦米外史,屏间楼阁李将军。金碧矗斜曛。【其十】:江南好,何处异京华。香散翠帘多在水,绿残红叶胜于花。无事避风沙。
词中一个“让”字,表达出一种不服气的感觉,凭什么要相让。这里是不是在诉说,凭什么要将朝廷让给那些“浊者”呢?我想应却有其意吧,或许也有一种在朝廷与自身追求之间,纳兰的自问吧,为什么要委屈自己的追求,而屈身朝廷之意?具体真实情况如何,也就仅能凭我们自己猜测了。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文/阅而思而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