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初探
2019-04-09 | 阅:  转:  |  分享 
  
质量管理论文:

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初探

摘要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是指分析人员在实验室的分析过程中,运用合适的质量管理技术,让分析结果的精密度与准确度达到质量指标所需的要求。本文分析了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提高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能力的对策。关键词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对环境监测工作所开展的全面质量管理,包含了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无误的所有活动与措施。依据《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验收)评审准则》及《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的要求,建立环境监测实验室,能够极大地提高环境监测管理水平,并提升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在此基础上,各获证实验室应当继续遵照准则之要求,加强质量管理,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与完善。1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现状分析为适应我国加入WTO之后和国际接轨的迫切需要,适应体制改革与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要求,环境监测机构纷纷开展了实验室认可工作。实验室认可的推进,促进了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从单纯的规章制度管理逐步发展成为全面而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从而形成了包括组织机构、工作程序、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资源信息等在内,实现全程序控制的,且具有自我监督、自我完善功能的质量管理体系,极为有效地提升了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2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1质量意识淡薄少数实验室不注重抓质量管理,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过程之中缺乏主动性与自觉性,难以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部分工作人员未能树立起应有的质量意识,不注重监测质量管理,导致质量管理体系难以得到完善。2.2人员素质低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普遍业务素质不高,接受过正规质量管理培训的员工偏少,甚至缺乏全面系统的质量管理理论知识,导致难以适应质量管理的需要。还有一部分员工的思想观念与业务水平低下,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强,未能及时掌握新方法,影响到了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2.3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存在漏洞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实验室内业已形成科学而有效的质量管理方法,比如,密码样、平行样、标准样控制、能力验证、实验室比对等等,但是现场监测的工作环境较为复杂,人为影响的因素众多。各现场情况千差万别,造成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工作存在漏洞与缺陷,影响到了监测数据的准确性。3提高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能力的对策3.1加强实验室规范化建设一是规范实验室的环境。实验室应实行规范化管理,通过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实验室环境条件更好地满足分析工作的要求,并减少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危害。实验室环境应当要满足工作任务的要求,工作间的分布必须合理,并严格避免出现交叉污染。实验室内的水、电、气等管道布置务必要整齐。对于要求比较高的监测空间,应当建立环境条件记录。监测所用到的各类器皿与试剂要分类存放,备用试剂则应当有专门的存储仓库,剧毒试剂必须存储在保险柜中,并交由两个人分别保管。待测样品必须存放在专用的样品存储室中,以防止其受到各类污染;二是强化仪器设备管理。实验室应当配备实施监测项目所需要的所有仪器设备,以确保达到监测工作的规定要求。凡国家强制检定的,或者需要自行校准的仪器设备,均应贴上统一的格式标志,也就是合格、准用或停用。各类标志的内容主要是仪器编号、检定日期、检定结论和下次检定日期等内容。同时,每台仪器还必须分别建立档案,并由专人负责仪器设备的保管、检定及管理工作。3.2创新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管理的方法一是开展精密度偏性试验。对一组样品进行连续多日的测试。并将所得到的测试结果做出统计分析,以此来检查试验是否会影响测试结果偏性,也就是对影响分析测定的各类变异因素和回收率做出全面分析,从而确定实验室测试结果的准确率;二是进行样品测定准确度评价。主要是进行对照分析,检验标准物质的测定值是否在不确定度的范围内,否则必须查找原因,并重新实施样品分析测定;三是开展加标回收试验。在指向一未知样品之中适时加入已知量标准待测物质,与此同时,测定这一样品和样品加入标准物质之中待测物质的具体含量。随后按以下公式计算出回收率:加标回收率是样品加标准的测量值减去样品的测量值,再除以加入标准物质的量,最后乘以100%。结果是回收率越接近于100%,这一方法就越准确:这一方法能够有效准确度和精密度。3.3提高实验室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强化人员培训。质量管理工作关系到实验室监测工作的整个过程,监测各点位的布设、采集、样品运输、数据处理、审核、评价及后勤保障等各环节都不应忽视质量管理,任何一个环节中,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等,都将影响到工作的质量。因此,要通过上岗培训、技能教育、继续教育、专题培训等形式加强全员培训,从而提高员工的业务素质,切实增强实验室人员的主人翁意识与使命感,自觉参与质量管理,让这项工作得以正常开展;二是提高质量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质量管理行业从业人员不但要掌握监测业务方面的知识、熟悉相关标准、规范及技术方法,还应了解管理学、心理学、计量学等学科的知识,以便于更好地进行质量管理,从而全面提高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4结论综上所述,质量管理在环境监测实验室里是十分重要、必不可缺少的,它不仅能够促进全员的积极参与,而且还能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从而确保监测数据的公正、准确,确保监测报告的正确、及时,从而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工作误差。参考文献[1]邢建,池靖,徐琳,开展实验室能力验证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J],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2006(3)。[2]彭刚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6(2)。[3]牵守春,于凤,陈国美,关于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J],中国计量,2007(10)。





























献花(0)
+1
(本文系迷糊12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