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加木和罗布泊

 昵称18154423 2019-04-09

当年让罗布泊闻名海内外的,只是一张照片。

1972年,美国宇航局在学术杂志上,公布了罗布泊的全身照。

从离地面几十万英尺的太空上看,它的形状竟然是一只人类左耳,而且形状完好,耳轮线一圈圈地向里收紧,包括耳孔、耳垂在内都很完整。

这成了罗布泊的谜团之一。

全世界地理学家都在讨论,罗布泊的大耳朵到底是怎么形成的,虽然在激烈的争论之下有很多猜想,但是至今还没有个定论。

这地儿,真不是几个科学家,三言两语就能说明白的,有关罗布泊的诡异谜团,就从来没断过。

最开始,还是在1949年的一天。

一架飞机从重庆起飞,目的地是新疆的乌鲁木齐,结果在半路上不知是出了什么故障,飞机在吐鲁番的鄯善县发出了求救信号,就此失踪。

如果事情在这里结束,这起事故只是普通的飞机失事,然而在9年之后,怪事儿出现了。

这家飞机出现在了罗布泊附近, 里面的工作人员全部遇难。

按理说飞机遇难,出事儿地点应该是,离乌鲁木齐近一点儿才对,毕竟飞机是往那边飞的。

可却在偏离正常航线的西南方向,荒无人烟的罗布泊中,发现了失事飞机的残骸,谁都说不清到底是什么原因。


到了九十年代,罗布泊的名声传的更响了。

新疆哈密有一伙7人的探宝队,来到罗布泊找水晶矿,结果几个人全部失踪。

直到两年后,人们才在一处陡坡底下,发现了其中三个人的干尸,而汽车就停在距离他们30里外的地方,其他人则没有任何消息。

另一起探宝者遇难事件更加悬疑。

在罗布泊附近地区有个米兰农场,当年有3名农场职工进了罗布泊找宝藏。

结果两人遇难,一人失踪,可在他们的汽车上,水跟汽油都是完好的,至于几个人的遇难原因,还是不清楚。

大家都知道,罗布泊是公认的“死亡之海”。

里面是雅丹地貌,很容易迷路,再加上风沙很大,沙尘暴一来,人都不一定能走出来。

当年对于罗布泊,有一句传言:无人敢与魔鬼之湖挑战。

曾经有无数探险家,为了各种原因进了罗布泊,企图征服这块儿无人之境,可结局往往与自己的意愿相反。

从中就能看出,进罗布泊有多危险。

不过在罗布泊的过往中,有一段最神秘最传奇的故事,直到现在还时不时地被人提起,那就是彭加木失踪事件。

彭加木从南京大学毕业,是中国科学院新疆分科学院的副院长,曾15次在新疆考察。

这么一个经验丰富的科学家,却在最后一次去罗布泊考察的时候失踪了。

那还是1980年。

彭加木作为队长,带着一只科考队,进行了一场穿越罗布泊湖心地带的考察,他们想在罗布泊里,寻找一些比较重要的矿产资源。

从5月份开始,彭加木考察队已经纵向穿过了一次罗布泊,最终到达了米兰。

虽然他们活着从罗布泊出来了,可彭加木对研究成果不满意。

彭加木自身患了癌症,当年曾被医生断定活不34岁,可他带病坚持了下来,已经活到了55岁,以后能不能有时间再来罗布泊,都成了一个问题。

再加上考察队的成员,都是各学科精英人物,聚到一起很不容易,为了尽可能地利用这次机会,他想在这次考察中,再多尝试一下。

于是,彭加木重新规划了路线,打算再考察一段时间,顺便再找下进罗布泊的新路线。

队员间的分歧,就在这时埋下了。

队员们好不容易,从罗布泊死里逃生出来,在经历了一番生死较量后,他们都明白罗布泊有多恐怖,大家都不想回去。

而彭加木这人很固执,只要认定了的事情,就一条道走到黑。

以往这个特点,让他做出了诸多科研成果,可接下来,这个特点也间接影响了他的判断。

彭加木在下决定当天,就带领队员们,在米兰农场准备物资,还在当地买到了特别喜欢的海南牌叶子糖。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自己带着司机先开车走了。

队员们情绪比较抵触,都才睡醒,还没从床上爬起来,看到这情况,只好赶紧收拾跟了上去。

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从米兰到罗布泊有800公里,只需要7天时间,所以无论是水、油、食物,他们都只带了7天的量。

但这次路程尤其艰难,开了三天车,他们才走了150公里,距离库木库都克也有一半的路程。

还没到罗布泊中心地带,高温就先把他们击垮了。

当时地表温度达到了75摄氏度,哪怕是最低温度,都是40多摄氏度以上了,队里带的成箱的蜡烛,都化得不见了。

考察队员们太累,整队人马停了下来,想商量一下接下来的路程该怎么办。

其中年龄最小的队员闫鸿建,性格直率,直接说自己不想走了。

彭加木没有计较年轻队员的言行,认为他不想走,可以跟司机回米兰。

但是这一回就是三天的路程,万一汽车陷进了哪里,光凭他们两个人连推都推不出来。

闫鸿建拒绝了:“给了水和油都回不去,要死就死在一起,大家一块走。”

另一边儿,司机王万轩也在劝彭加木。

现在每个队员都有顾虑,想让他考虑一下大家的想法,省的把所有人都带进无路可退的地步。

这时彭加木直接发火:“好,你也胆怯了,你也害怕了!”

两个人在车里吵了一架,王万轩直接让其他队员们下了车,说让彭加木随便指,让他往哪里开,就往哪儿开。

气急之下,彭加木让王司机一直往前开。

可是慢慢地,两个人发现有一辆车在故意拖时间,开得特别慢,彭加木只好停下来等最后的汽车。

很明显,队里的冲突已经很大了,于是彭加木在当天组织了动员大会。

可几个人意见不统一,他们又吵了一架。

队员们认为,非回去不可,再不能走了,再走就是死路。

可彭加木坚持要往前走,实在不行,还可以用电台联系基地求助。

在他眼里,后退就是逃兵,他认为考察队到了现在,还没有到放弃的时候。

就这样,考察队的汽车,继续开了起来。

到了行程的第六天。

考察队的水、油都没有了,仅有的饮用水也变色发臭,只有一部分才能喝下去。

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水到底从哪儿来?

队员们都想给基地发电报求助,彭加木也妥协了,他起草了电报:

“我们已达到库木库都克以西约十公里,我们缺油和水,现在的水只能维持到明天了。”

发完电报之后,彭加木跟队员沟通,其实他的想法是,如果从基地给他们用直升机送水,得花上六七千块钱,本来科研经费就应该用在刀刃上,喝这样的水太心疼了。

而且,他手上有一份苏联在30年代绘制的地图,再加上最近地点的名字,大多带“井”、“泉”字,所以他认为,说不定还能在附近找到水源。

不过队员们,还是倾向于等待救援。

发电报当晚,也就是6月16号,队员们都放下了心,围坐在篝火旁吃了一顿野骆驼肉。

彭加木除了不停地给大家夹肉之外,就是不停地添柴火,当队员们都回到帐篷休息的时候,他仍然留在火堆旁。

第二天早晨9点,基地给考察队回电,说让他们在原地待命,会给他们送去物资。

这时,彭加木仍然跟副队长说,想去寻找水源,队员们还是想待在原地等待救援。

等到了中午12点,在考察队再次询问的时候,基地回复18号就会给他们送去水,不会送油。

可当队员们拿着电报,去找彭加木的时候,却发现他不见了。

当时队员们还以为他只是去解手,直到司机王万轩看天气有点冷了,上车拿衣服,才发现了一张纸片,上面写着:

我往东去找水井

6月17日10点30分

彭加木,失踪了。

这可是事关生死的大事儿,几个人分工好后,副队长打头去找彭加木。

他知道彭加木性格严谨,说“往东”就不会乱走,果然在开了一段时间车后,他们看到了彭加木的脚印。

汽车跟着脚印,从沙地开到了盐碱地时,脚印却消失了。

这时彭失踪已经四个小时了,这是队员们距离彭加木最近,也是最远的一次。

他们继续向东开,开过了红柳包,又到了一大块盐碱地,还是没有看到彭加木的身影。

天儿已经晚了,在这广阔的戈壁滩上,他们终于体验到恐惧是什么感觉,几个人带着侥幸心理回到了营地。

可彭加木没有回去。

18号一早,基地送来了物资,队员们又开着汽车,坐上基地的直升机,分几个方向寻找彭加木。

终于,他们又发现了彭加木的脚印,不知道为什么,本来说是向东走的彭加木却走到了北方。

而且脚印在直行了一段距离后开始杂乱,看起来彭加木明显是有点儿徘徊,接着在不远处的芦苇荡里,他坐了下来。

队员们发现了他休息的痕迹,还在旁边找到了椰子糖的包装纸。

这是彭加木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了最后比较清楚的痕迹,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发现他去了哪儿。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罗布泊起了大沙尘暴,队员们都很担心他的安危。

当彭加木失踪的消息传出去的时候,前前后后有四批部队寻找彭加木,基地上出动了飞机跟地面人员,以彭加木的失踪地为中心,展开了地毯式搜索。

可除了找到一些似有似无的印记外,一无所获。

搜寻人员都数清了附近野兔的数量,可还是没有找到彭加木。

直到现在,仍然没有人知道背后真相。

罗布泊向来是不毛之地。

据说是罗布泊,在过去的一万年里,曾干涸了7次。

在经历了7次生与死的轮回之后,这里成为了无数文明的死亡之境。

自从20世纪初,斯文·赫定闯入罗布泊,发现了楼兰古国,罗布泊才揭开了面纱。

在吸引了无数人去探索之后,它也成了无数人的墓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