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时,每一个症状的细枝末节里都可能藏着这次生病背后的秘密。我们看见这些细节,将它们一一挑出来,抽丝剥茧,整理归类,这就是收集十问和六纲辨证的过程。经过这个过程,我们就能逐渐找到生病的原因,那么,治疗的方向就会一点点浮出水面。 分析和辨证中是会存在很多困惑的,不同的症状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应该在六纲中如何归类,是令很多羊粉都十分头疼的部分。今天的这篇分享,来自一位优秀的中级班学员,他根据自己学习和练习的经验进行了整理归纳,希望能在大家困惑时提供一点参考和帮助。 十问之一:大便 【01.大便频次】 「一天一次」正常。 「几天才拉一次」
「一天拉好几次」
【02.大便形态】 「干稀适中,像香蕉一样的黄金便」正常。 「干硬的大便,像羊屎兔子屎」
「前干后稀,前干后软」 归太阴。主要是由于胃肠蠕动能力不足,之前的大便没有及时排出,在肠道里被反复吸收水分,所以前面一段比较干。 「稀软不成形」
「粘稠,像芝麻酱」 归太阴。有水饮痰湿。 「像水一样稀」
【03.大便颜色】 「黄色或褐色」正常。 「绿色」 基本归太阴。说明消化的不充分,食物还没完全消化就排出来了。 「黑色或深褐色,表示大便水分不足」
「鲜红色,有便血」
【04.大便气味】 「微臭,不凑近闻不到」正常。 「一直很臭」 归太阴。“一直”意味着长期有消化不好的问题。 「偶尔这几天很臭」 可能是阳明,说明这几天消化不好,参考其他积食证据。 「一直是酸腐味」 归太阴。说明食物在胃肠道呆久了,酸腐味是食物发酵产生的。这种不但长期消化不好,还有往少阴的趋势。 「偶尔几天酸腐味」
十问之二:小便 【01.小便的量和频次】 「尿频尿急」
「无小便,通常伴随水肿」
「小便量少」
「小便量多」
【02.小便的温度和味道】 「骚味轻」正常。 「骚味很重」有热,归阳明。 「小便热烫」归阳明。 【03.小便的颜色】 「透亮的淡黄色」正常。 「偏红,尿血」
「偏黄」
「很透明几乎无色,需仔细辨别」 里虚寒的证据。根据程度不同,可能归太阴,也可能归少阴。 十问之三:食欲 「食欲与平时无变化」正常。 「食欲比平时旺盛,一直想吃东西」
「食欲减弱,比平时吃的少或者不吃东西」 归太阴。生病后,气血被大量调集去抵抗邪气,所以供胃肠道消化吸收的气血就会减少,整体来说是脾胃正气不足的。 十问之四:喝水 【01.饮水量】 「跟平时无差别」正常。 「口渴,比平时喝水多」
「不想喝水,比平时喝水少」 常见于太阴,脾胃消化吸收水液能力出问题,身体有大量水饮代谢不出去,所以不想摄入更多水。水饮问题进一步加重,就可能发展到少阴。 【02.水温偏好】 「无明显偏好,给啥喝啥」正常。 「喜欢喝冷水,比平时喝水多」 多见于阳明,少见于厥阴,有胃热。 「喜欢喝热水,主动要求喝热水」 多见于太阴,少见于少阴,里虚寒。 十问之五:睡眠 「睡得安稳」正常。 「容易哭闹,惊醒」
「翻身多,睡不安稳」
十问之六:出汗 「出汗量正常,皮肤温润,不干不湿」正常。 「汗多,摸上去皮肤潮湿」
「无汗,摸上去皮肤干燥」
十问之七:怕冷怕热 「无明显的怕冷怕热」正常。 「怕冷,喜欢盖被子」
「怕热,喜欢蹬被子」
十问之八:体温 「全身温度均匀,不发热」正常。 「手脚温热,耳朵屁股偏凉」正常。 「全身都热」 多见于太阳。因为正气往表往上抗邪,且正气充足,所以体表温度高。 「上半身热烫,下半身凉」
「下半身比上半身热」
「手心比平时烫」 有郁热,可能归阳明。 「手心比手背烫、肚子比后背热、脚心比脚背热」 都是有郁热的表现,大部分情况下归阳明。 「脸蛋红热」
「太阳穴烫」 少阳居多,太阳阳明都有可能。 「手脚凉」
十问之八:其他症状 「口臭」
「口干」
「鼻塞、黄鼻涕、清鼻涕」
「咳嗽有痰」 归太阴。虽然太阳的情况也可能咳嗽有痰,但有痰说明中焦运化水湿能力不足。 「干咳无痰」 太阳、少阳、阳明、少阳、厥阴都有可能。 「喉咙红肿(扁桃体红肿)」
「扁桃体白色水肿」
「眼屎多」 太阳、少阳都有可能。 「流口水多」 归太阴,水饮问题。 「呕吐或者欲呕」 归太阴,但背后的原因有可能是太阳、少阳、阳明、太阴中的任何一个。 「肛门红热」
十问之九:精神状况 「精神不错,正常玩耍社交」正常。 「脾气暴躁,烦躁不安」
「生病后有点蔫儿」
十问之十:舌象 「舌质淡红,舌苔薄白」正常。 「舌质偏红」 归阳明。 「舌质偏白」 里虚寒,多见于太阴,少见于少阴。 「舌体偏胖」 水肿,水液代谢故障,根据虚寒程度不同归于太阴、少阴。 「舌体偏瘦」
「舌边缘有齿痕」 归太阴,是舌体偏胖的升级版,水饮问题。 「舌体干燥」 归阳明,津液亏损。 「舌体湿润」 归太阴、少阴,水饮问题。 「舌苔黄」 归阳明,有郁热。 「舌苔白厚」
「舌体有裂纹」 归少阴,津液曾经严重受损的表现。 「剥苔,剥落的地方一点舌苔都没有」 阳明,有热。
医生说,看病就像一场侦查游戏。任何一条症状的归纲都不能说明问题的全部,结合所有症状去做辨证,才会距离真相越来越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