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 国际商业航天(Icommercialaerospace) 作者| 葛雷 3月29日,FCC批准了SpaceX利用由4425颗Ku和Ka波段宽带卫星组网的Starlink星座在美国开展服务的申请,但驳回了SpaceX放宽星座建成时间要求的申请。FCC还进一步向SpaceX的Starlink星座计划提出了新的更为严苛的要求: 一是SpaceX需要论证其星座计划是否会对国际空间站等航天器造成威胁。原因是其星座计划定在550公里轨道高度,这个高度与正在运行的国际空间站和其他航天器过于接近,可能会对临近轨道上的其他航天器造成威胁。 二是SpaceX需要进一步完善卫星离轨方案。原因是FCC认为Starlink星座的卫星数量远远超出现行指导方针认为可以应付的水平。 三是SpaceX需要在服务启动前得到国际电联“满意”或“合格”的评价。原因是加拿大电信卫星公司(Telesat)和美国卫讯公司(Viasat)声称,Starlink星座的运营会对其临近轨道卫星造成射频干扰。 Starlink星座示意图 SpaceX公布的TintinA/B卫星发射时的图片 OneWeb质疑SpaceX的Starlink星座将威胁到其星座的运行安全。OneWeb的一网星座将其约720颗卫星设定在1200公里的轨道高度,而SpaceX的Starlink星座第一阶段1584颗卫星设定的轨道高度为1100公里至1300公里,两个星座卫星轨道的重叠引起了OneWeb的极大不满。 为此,OneWeb要求FCC批准其建立一个延伸到其自身星座上下125公里的缓冲区,并规定这一大片低轨道地带由OneWeb专用。实际上,这应该是一种隐晦的反竞争策略,这项策略一旦成功,几乎会完全打消其他太空互联网公司使用这个“专用的”轨道区域的想法。 由于OneWeb于2017年6月就取得了FCC批准的在美国开展卫星互联网服务的授权,比SpaceX优先申请到了可用轨道和频率波段,因此面对OneWeb的指控,SpaceX不得不做出让步,于2018年底向FCC提出对Starlink计划进行大幅修改的申请。 在Starlink星座轨道资源竞争的事件中,有三点启示值得关注: 一是FCC在国际轨道和频率协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效推动了美国民营卫星星座的有序发展。这体现了国家顶层规划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值得我国有关部门借鉴。 二是卫星星座的论证和构建本质上是航天科学活动,本身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质疑。FCC所提出的严苛要求是必要的,来自OneWeb等公司的质疑也是市场竞争的一种手段,这些都是商业航天公司需要应对的挑战。我国的民营卫星公司在推进自己的星座计划时,也要尽量顾全国家空间信息产业的发展大局,论证好轨道使用情况避免碰撞风险,配合国家相关部门做好国际频率协调工作。 三是行业竞争是激烈的。OneWeb卫星公司为了自身的利益,采取激进的竞争策略,一定程度上牵制了Starlink星座的发展。我国的商业航天相比美国起步较晚,低轨卫星星座计划发展相对滞后,要追赶美国这样的商业航天大国,光靠某家公司单打独斗是不行的。因此国内同行之间应该加强合作交流,避免恶性竞争,进一步提升我国商业航天的国际竞争力。 本文转载自“国际商业航天(Icommercialaerospace)”,原标题《关于Starlink星座轨道资源竞争的观察》,作者| 葛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