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柏林爱乐大厅里的受难仪式

 阿里山图书馆 2019-04-09

2010年4月,柏林爱乐乐团及音乐总监西蒙·拉特与美国戏剧导演彼得·塞拉斯合作,将巴赫《马太受难曲》以舞台化的方式呈现在柏林爱乐大厅,连续三个晚上。那时,年纪尚幼的我不知道乐曲外文标题中“Passion”一词还有“耶稣受难”的含义,看到荧幕上乐队、独奏、合唱纷繁复杂地交叉融合,同时配以具有高度仪式感的神秘表演,我误以为那是一场对巴赫音乐的“激情朝拜”。然而,文字语义的误解并不妨碍那场演出给心灵留下的长久震撼——不只是对我,西蒙·拉特说:“这是我们在这里做过的最重要的事。”

《马太受难曲》是一部被人们束之高阁的杰作。由于规模庞大、内容深邃且对音乐家要求极高,这首作品虽从未被人遗忘,但它实际的生存空间非常有限,很多听者同它的心理距离也殊为遥远。为了能在它与当代之间搭建起新的桥梁,人们进行过不同的探索,如第二届汉堡国际音乐节上充满后现代色彩的“纯白马太”。柏林爱乐的制作一如乐团自身的性格,没有在服装、道具、布景上进行任何夺人眼球的设计。“它并非戏剧,而是祷告,是沉思”,塞拉斯解释道。通过营造必要而不突兀的气氛,音乐内在的强烈情感成为被凝视的焦点。

舞台中央,一只悬挂的黄灯泡,一个白色长方台,这便是整晚用到的全部道具。随着剧情的展开,方台被衍生出多种不同含义,其中最重要的是象征耶稣之墓。柏林爱乐的乐手分为两组,以通奏低音乐器组为界,扇形排开。合唱团紧紧围绕在方台周围,低头凝思。当沉重的固定节奏响起时,他们开始行走起来,时而放声歌唱,时而掩面悲泣。从开场曲“来吧,女儿们,帮我一起来哀悼”开始,舞台上的主合唱队与观众席上的童声合唱队远距离的遥相呼应便已吐露这出制作的一个关键词:空间。在第一部分的终曲“人啊,你当哀叹你的罪孽有多深”中,合唱队突然从舞台快速跑向音乐厅各个角落,站在几乎每一位观众身旁不远处高唱耶稣的圣迹。曾经怀疑这种分散性安排是否会有损于声音效果的西蒙·拉特3年后回忆时说道:“那一刻,音乐厅随着合唱队一起在歌唱。”

福音布道者原本只是用来串联情节的宣叙调角色,但在柏林的舞台上,饰演他的马克·派德莫却成为了整部受难曲的灵魂。他以全知视角带动着整个故事的发展,却又似乎比任何其他角色都更加深陷在故事之中。一字一句,与其说在叙述着,不如说是在经历着。他模仿耶稣的受难和离去,几乎是耶稣自身的投影。几位独唱者在自己的唱段中常常与他进行互动,将词乐的内容与情感通过动作呈现出来,如“哦,如果我两颊的泪水”咏叹调中,女中音充满愧疚和悲悯地触摸布道者的背部时,他突然做出浑身痛苦的姿态,以此来外化歌词中“那道道血泪自伤口缓缓流出”的含义以及他对耶稣的态度。

对于这样一出制作,最早的质疑之声来自柏林爱乐内部。时任长笛首席安德烈斯·布劳认为:“音乐通过自身来说话,把它转化为舞台叙事的方式是没有必要的。”经过多年的沉淀,这种观点现在看来无疑显得有些精英主义。实际上,塞拉斯通过这些充满感官色彩的设计来讲述的仍然是巴赫,而不是其他。他将音乐文本的内涵自然延伸到音乐家的表情和动作上,从而更加直观地将观众引入到《马太受难曲》的世界中。2014年,柏林爱乐录制品推出了该演出的蓝光及DVD碟,录像时间4月11日正是这首作品在莱比锡圣多马教堂首演的纪念日。

                              
文 |武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