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马贺山中国国宝何其多,国宝文物,让历史开口说活。最近央视《国家宝藏》一档节目备受好评,中国九大博物馆汇聚,纷纷献上自己的馆内珍藏的国宝。 在这些国宝中,网友们也发起投票,选出自己心中的六大国宝。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4/0918/158403843_2_2019040906203565.jpg)
第六位,金镂玉衣。金镂玉衣在人们心中有很高的知名度,除了小学教材上面对该文物有介绍外,一些盗墓题材的影视作品也对它有介绍。目前出土的金镂玉衣不止一件,最出名的是西汉刘胜的这一件,片片玉石用金线连接,据统计刘胜的玉衣纯金线足足有一千多克。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4/0918/158403843_3_20190409062035612.jpg)
第五位,七重保函。发现于西安法门寺地宫。按照考古专家推断,七重保函制作于唐朝时期,盒子重重叠放,每个盒子都非常精美,其中更精美的是内三层的宝盒,雕工更是美不胜收。 但是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第七层中的舍利子。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4/0918/158403843_4_20190409062035800.jpg)
第七层盒子是一座纯金塔,里面放置一颗舍利子,这颗舍利子是释迦摩尼的真身舍利。这对于佛教来说是最珍贵的无价之宝,它被排在第五位也有些低了。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4/0918/158403843_5_20190409062035909.jpg)
第四位,元青花瓷。 这个“鬼谷子下山图”陶瓷以2.3亿人民币被美国收藏家买走。青花瓷的伟大在国内似乎被低估了,然而在中东或是西欧是神级存在。在中国收藏市场上,元代青花瓷是最贵的,青花瓷的烧制在唐朝初现端倪,在宋朝得到发展,但是是在元朝达到顶峰。 在唐宋时期,陶瓷属于软瓷,疏松易碎,强度低,瓷胎的颜色也不够白。青花瓷属于硬瓷,强度高,采用高岭土烧制,因富含大量三氧化二铝而呈现纯白特色。现在元代青花瓷大多在中东或是欧洲出现,因为青花瓷在元代中国人还不是很喜欢,但是国外却大受欢迎,青花瓷大量出口。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4/0918/158403843_6_2019040906203697.jpg)
第六位:夏朝玉版文字。民间存在着大量图文并茂、栩栩如生的玉版文字,这些四千年的夏代人用夏代文字记录的生活情景,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充分反映了人与动植物的和谐相处,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天人合一的理念,这些夏朝玉版文字都是专家学者从未见识过的,与他们想象的二里头刻划符号,就是夏代文字的观点,存在着天壤之别,我们的专家学者从不相信夏朝会有这么成熟,这么先进,这么美观的夏朝官方文字——夏篆,甲骨文还在构造的途中,甲骨文之前有没有文字,还是一个疑问,出现这样的文字,简直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不能让专家学者改变他们的观点,但我们可以劝一劝专家学者,看一看古代学者的文献典籍,与他们提倡的有什么不同,我可以肯定的说,我们祖先的文字记载,要比今日专家学者的想象,要准确、真实得多。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http://image109.360doc.com/DownloadImg/2019/04/0918/158403843_7_20190409062036268) 马贺山:夏朝玉版文字 马贺山:夏朝玉版文字 马贺山:夏朝玉版文字 马贺山:夏朝玉版文字 马贺山:夏朝玉版文字 马贺山:夏朝玉版文字![[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第五位:夏朝甲骨文。 商朝有甲骨文,西周有甲骨文,夏朝有甲骨文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商朝甲骨文是从哪里来的?商朝甲骨文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从地上长出来的,它完全是继承了夏朝文字,继承了夏朝甲骨文,才会有了商朝甲骨文,因为夏朝的文明程度要高于商朝许多许多,原因何在?许慎在解释夏字时说,“夏,中国之人也。”夏人,代表中国人主体,代表全民族,夏人不单单指夏朝人,黄帝时代的人,伏羲时代的人,也称夏人,还称夏族,还称华人,华族,都是一回事。汉字是黄帝仓颉造的,这有文献记载,不是凭空臆造。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第四位:夏朝象牙文。 第三位:唐虞甲骨文。
|
|
|  山西省襄汾县陶寺遗址是我国唐虞朝大型聚落遗址,出土扁壶上的朱书文字,为中国五千年文明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物证。陶寺遗址的时间,经碳14年代测定,距今约为4600年至4000年左右,正是尧舜禹时期。史书记载,帝尧都之平阳在今临汾一带。陶寺遗址还出土铜铃,发现了古城,完全符合进入文明社会的三个标准。陶寺遗址出土朱书“文”、“尧”字扁壶,说明当时的文明程度还是很进步的。在这里笔者需要强调一点,尽管都是刻在陶器上的符号,但陶寺扁壶上的书写符号是文字,而刻在其它陶片上的单独符号,则是刻划符号,两者不是一回事,不可同日而语。文字为仓颉所造,刻划符号为陶工使用的记号,从陶寺发现的文字看,当时已有非常成熟的篆字,而大汶口出土的刻划符号和二里头出土的刻划符号,再向前推到半坡遗址的刻划符号,被某些学者当做原始文字的孑遗,原始文字,都是不妥当的。笔者提供的鼋背甲文字,已证明唐虞朝的文明程度已超出了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的个人想象,学术主流认为成熟的文字系统产生在夏末商初,完全是个人的主观臆断。 鼋,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外形象龟,生活在水中,短尾,背甲成暗 绿色,近圆形,背部长有许多小疙瘩,是淡水龟类中体形最大的一种, 体长为80——120厘米,体重约为50——100公斤。这种动物被国家定为 一级保护动物,象大熊猫一样的珍贵,稀少,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动物, 目前只有在瓯江和江西有少量的人工饲养外,自然界很难见到。 这些刻在鼋背甲内的文字,给北京和的专家看过,被认为是赝品,是假 货,经我再三研究考证,我认为专家眼力不够,他们带着有色眼镜,有 成见,认为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文字,比甲骨文再早的文字,是二里头 出土的刻划符号,其他一概不予承认,在这种情况下,笔者通过与商朝 甲骨文和夏朝甲骨文,夏朝象牙文,夏朝玉版文,夏代金文,反复比 对,反复研究,最后进行了破译,发现这就是史籍上所说的陶唐龟书 ——唐虞甲骨文。 唐虞甲骨文的特点: 一,文字刻在鼋背甲内侧的脊骨上,以中间为界,分上部和下部,有规 律可寻。蜀国的鼋背甲是在正面上刻字,与内陆稍有不同。 二,文字刻写的不太讲究,不象夏朝甲骨文那样规整、漂亮,统一。 三,文例简单,内容单一,皆是占卜帝王的吉凶祸福。 四,文字晦涩,比夏朝甲骨文难于辨识。 五,用比对的方法,从文字、文例'内容、形式、材料,反复比对,核实,先将夏朝甲骨文,定下来,再定唐虞甲骨文,再定黄帝甲骨文。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样稳妥一些。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
第二位:夏朝传世文字。淳化阁帖中的【仓颉书】、【夏禹书】及湖南衡山上的【岣嵝碑】、山东东莱山的摩崖石刻文字【莱丘铭】、【刺血书铭】、【暴寒亭铭】。值得提出的是,【仓颉书】、【夏禹书】,字体一样,可称仓颉大篆,也可称夏篆,夏,大也,夏篆,就是大篆。而【岣嵝碑】、与【莱丘铭】、【刺血书铭】、【暴寒亭铭】,可称蝌蚪篆,后人在文献上所说的夏朝文字,就是蝌蚪篆,也称蝌蚪文,这个在古人学者看来,非常明确、清楚。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 [转载]中国最重量级6件馆藏国宝和民间国宝比照 <wbr> <wbr> <wbr>马贺山](http://pubimage.360doc.com/wz/default.gif)
第一位:山东凌阳河遗址出土的大口尊上的日月山文字及天台山遗址的摩崖石刻文字。 山东凌阳河遗址出土的大口尊上的日月山文字及天台山遗址的摩崖石刻文字,还有浙江平湖庄桥坟遗址出土的石钺文字,都是五千年的文字,是黄帝时代仓颉造的文字。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是从仓颉造字算起的,仓颉造完字后,由黄帝审批通过,交于朝廷推广施行,这才正常不过了。所以山东发现的黄帝文字,浙江发现的黄帝文字,比什么国宝都珍贵,无论是国家博物馆,还是私人博物馆中的任何馆藏物品,都没有甲骨文之前的文字珍贵,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最珍贵的宝贝,踏破铁鞋无觅处,打着灯笼都难找,因为这些黄帝文字都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有这些系统的文字,才能写出【黄帝内经】,这样才能回到传统的大道上来,中华民族才有五千年的文字史,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字史,才能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文明史,以商朝甲骨文说事,说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字史,底气总是有些不足,中华民族离开五千年文字,单讲重量级国宝,意义不大。孰轻孰重,天下自有公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