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电动车三元锂电池成本明细及分析

 xmsun2007 2019-04-09

      这几年在全球汽车圈电动车着实已经火了很长时间,作为电动车的核心动力来源电池也是大家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但这个核心部件的成本分析却不多见,希望本文能够抛砖引玉,吸引大家一起来探讨一下三元锂电池的成本。

电池包的成本构成如下,可以看到电芯在其中的占比最高。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三种电芯形式:

要分析电芯的成本,我们也是从制造成本,材料成本这两个方面入手。

先看制造费用,如下是动力电池电芯的制造工序:

为了研究电芯原材料价格受终端原材料(比如基本金属)价格的影响,我们深入挖掘了每一种原材料的制造过程:

尤其是正极三元材料,受国际估价,锂价的波动影响较大,我们需要提取出从钴矿石,锂盐到三元材料的制造费用,从而可以建立起钴矿石或锂盐到最终三元材料的价格联动关系。

以下为近三年电芯相关基本金属的价格走势:

目前主流负极材料为人造石墨,下一代的碳硅材料的应用已经提上日程。

当前主流电解液还是以六氟磷酸锂为溶质,EC,DEC,DMC等为溶剂。

介绍完基本的材料组成,我们以具体实例来看一下电芯的价格:

电芯参数是我们在分析电芯成本之前需要检测,测量的必要信息。

最后我们看一下关键原材料的价格走势。负极材料的价格一直不温不火,所以在这里不做过多跟踪,正极三元材料是近几年的焦点。

随着今年钴价格的一路走低,三元材料也随之回落。

电解液结束了前几年过山车一样的行情,逐渐回归理性。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电芯单位电量的价格走势。

可以看到材料更新换代的优势,NCM811材料能量密度高,单价低(含钴量低),两个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其绝对的价格优势。

写在最后:

      2015年以前,汽车动力电池市场是由日韩企业主导的,虽然中国是最大的三元锂电池原材料供应市场,但三元锂电池的发展却始终不温不火。也正是2015年,从国家政策层面上大力推广电动车,作为电动车的核心部件电池自然变成了这一政策导向之下的一块大蛋糕,中国的电池供应商都卯足了劲想在市场上争得一席之地。但凭日韩的精明,自然知道中国这块市场的份量,于是纷纷打出价格牌,企图将既没有技术沉淀又没有资本优势的中国供应商扼杀在摇篮里。此时中国发布了第一批动力电池白名单,电动车只有搭载了在白名单里的电池才可以拿到国家的补贴。这一政策可谓又准又狠,精确打击了诸如韩国LGC, 日本松下等全球著名电池供应商,与此同时中国电池供应商也没让国家失望,出现了诸如宁德时代等动力电池”独角兽“。但类似电池白名单这样的保护毕竟只是一时之举,国内电池供应商应时刻保持警醒,保住现在优势的前提下,提前布局下一代电池技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