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的书 苏轼曾经在书房写过一副对联:遍识人间字,读尽天下书。 从先秦百家,汉代大赋,再到唐代诗歌,他无一不通,无一不精。 他发明了一套独特的读书方法,叫“八面受敌之法”。 苏轼选择把一本书分成地理、人文、政策、史实等多个方面,每次看只了解其中一个部分。 集中精力,分清问题,逐个击破。这样读书效率高,记得牢。 很多人以为苏轼是天才,但很少有人知道,苏轼抄书背书,比大部分人都要用功。 他诸子百家无所不窥,儒释道三家经典驾轻就熟。
这些书是他生命的养料,融进灵魂,转化成智慧和格局。 飘零半生,贬谪大半个中国,也正是这些养料,让他有了一颗安定的心。 无论在哪里,他都能随遇而安,不忘初心。 走过的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只行路,不读书,走万里只是个邮差;只读书,不行路,只能是个书呆子。 苏轼少年出川,之后伴随着升迁、调任、贬谪,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在每一个地方去经历、了解、沉淀; 阅读山川河湖、人情风貌,阅读一草一木。 见识的越多,就会发现,原来自己所在的天地渺小,那些看起来不得了的事,也就没那么重要了。 心态愈宽广,格局就会不断扩大。 没有永远的人;也没有永远的事。 不必悲观,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经历繁华,人生就会变得厚重; 走过世界,人生就会变得开阔。 遇见的人 苏轼这一生遇到过很多人,明白很多事。 妻子王弗温柔大方,却不幸早逝,让他明白什么是深情、什么是无常; 弟弟苏辙一路贬谪,对哥哥却始终没有怨言,让他明白什么是亲情; 朋友章惇强势逼人,因为党争对他落井下石,让他开始学会宽容与饶恕; 密州的难民,让他明白为生民立命的意义; 黄州的醉汉,让他开始放下名位和骄傲; 海南的土著,让他坚守传道的决心。 以欢喜心看事,事事皆为我而生; 以感恩心看人,人人皆为我而来。 百年光阴,我们会遇到很多人,每个人的相遇都是我们前世的缘分。 我们应该感恩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人,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 朋友带来温暖,敌人带来痛苦,他们让我们懂得人世间的真善美,也让我们看清了假恶丑。 是他们,让我们不断的成长。 当然,除了感恩之外,也要懂得精简。摆脱没意义的饭局,放弃虚情假意的朋友。 把自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留给自己关心的人,留给懂自己的人,留给自己的家人。 遇见了,就感恩和珍惜。 是他们决定了你的视野,构成了你的格局。 前路漫漫,愿你一路风清,且行且珍惜! ⊙版权声明:源于儒风大家,如侵权请联系责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