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河连载】婚姻与性有何关系?

 海滩拾贝 2019-04-10

 全文约1947字,阅读需要7分钟 

在社会层面,性学关注的一个与性有关的领域是生育。人们之所以要生孩子,除了生育儿女所包括的性快乐之外,还存在许多强制性的因素,其中既有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有个人心理方面的原因。在传统的乡村社会生活中,生育子女是对养老资源的一个终生投资,人在晚年丧失劳动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之后,其生活来源全靠子女,物质和精神上的照料也全靠子女。费孝通将这种父母抚养子女换来子女赡养父母的关系称为反哺关系。因此在传统的乡土社会中,生育对于婚姻具有绝对的价值。

在现代工业社会中,反哺关系转变为接力关系——父母养育子女,子女却不必赡养父母。像中国这样的乡土社会在经历了现代化和都市化过程之后,也同样会遇到亲子关系性质的这一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生育的价值发生了动摇。这就是当代西方许多人选择不生育的原因,也是在中国这样的处于现代化过程中的国家也开始出现自愿不育人群的原因。

在传统社会中,婚姻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生育,如今婚姻和生育之间的紧密关系已不复存在。形成这一态势的原因,除了现代化和都市化所引起的社会变迁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避孕技术的长足发展。避孕技术的发明和不断改善以及避孕实践的大规模展开,不仅是人们性观念和生育观念变化的产物,它也反转过来影响了人们的性观念和性行为。尤其在全世界遭遇人口爆炸的局面时,避孕实践更加引起性学研究的关注。当代避孕实践的一个鲜明特征就是高效率地、合理地、安全地将性与生育区分开来,并将避孕行为变成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的普遍实践。

早在性学创建之初,生育控制就是性学的关注点之一。性学所提出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做父母这件事应当是计划好的,还是单凭偶然?生育节制的必要到现在已经得到一般人的公认,不但是不想生育的人承认这一点,即使是想生育的人也已大都有此认识。实施计划生育的包括三种人:只保持短期关系的男女想避免生育;年轻夫妻想拉大孩子生育间隔或不生育;多年夫妻不想再要孩子。在中国这样的以计划生育为重大国策的国家,避孕已成为全体国民的义务。

避孕有很多理由,如男女双方的关系不融洽是许多人不愿作父母的理由。虽然有时女性会选择作单身母亲,但大多数女性还是会选择婚后或者二人关系稳定后才怀孕。避孕的另一理由是,现代家庭发展的趋势是趋于小型化,很少有人愿意选择多子女家庭,在中国这样实行一孩化或两孩化的国家,家庭的小型化已经不是自愿选择的结果,而是政策使然。在现代化都市生活中抚养孩子费用昂贵,构成了人们避孕和减少生育的又一个原因。此外,人口迅速增长对国家和社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人们普遍接受避孕实践的一个重要原因。马尔萨斯的追随者所倡导的人口控制运动在20世纪60年代达到了一个小高潮,我国则是从70年代起才认识到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措施的。

避孕方法包括激素方法、障碍法、杀精子剂、体外排精法以及安全期避孕。此外,还有许多可致流产的药物以及多种永久性绝育措施。除年龄因素外,人们所采用的避孕方式和普遍性与社会经济状况、种族、宗教信仰及其他因素有关。年轻未婚女性较多采用避孕药片,较少采用宫内节育器。许多女性偏爱男性避孕法或体外排精法。在中国,避孕方式的采用主要与城乡差别和阶层差别有关:在农村多采用女性绝育手术;在城市工人阶层,多采用女用宫内节育器;而在干部知识分子阶层,避孕套的使用频率更高。

妨碍生育控制措施有效实施的因素,一般是无知、缺乏避孕工具和药物以及多种心理和社会因素。医学上,流产意味着终止妊娠,此时胎儿尚未获得自己存活的能力。流产既可是自然的也可是人工的。后者包括选择性流产和治疗性流产。治疗性流产是因母亲的健康原因采取的医学治疗手段;选择性流产则是因其他各种原因所做的流产。虽然流产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合法流产的死亡率极低,特别是怀孕早期的流产。

有一种反对避孕的观点认为,生育是女性性活动的唯一合法功能。女性的生育年龄是从14岁到50岁,如果将生育限制在2-3个孩子上,那便意味着这几十年的性生活中,女性根本没有正规地履行女性的功能,而仅仅是为她的男人服务,服务于他的性欲望。这是对女性的非人待遇。(Bland and Doan, 158)这一观点有明显的错误:首先,女性的功能决不仅仅是生育,也应当包括对性快乐的享用。其次,不以生育为目的的性也不一定只能是女性为男性服务的,女性的性活动也完全可以以快感本身为目的,而不以生育为目的。最后,女性的堕胎权是人权的一项内容,做不做母亲应当是女性自由选择的结果,她们应当有生育与否的决定权。

许多国家的现行法律与公共舆论都认为,女性有权对自己的妊娠作出决定,因为胎儿是母亲身体的一部分,所以她可以行使决定权。但这种论点对父亲说来有点不公平,因为他毕竟与胎儿有血缘关系。因此,计划生育、避孕和流产的权利严格地说应当属于包括男性在内的一般人权,而不仅是女性的权利。

4月13/14日,在北京的线下讲座中,我会讲到「婚姻和性」这方面的内容,我还会单独讲到女性主义、爱情、性学入门等方面的内容。这一次,我带你从社会学的角度,揭秘爱情和婚姻的奥秘,助你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