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365】顺其自然不是敷衍,而是竭尽所能后的不强求

 山湖微波 2019-04-10

新课标语文课题组:王建红

中学高级教师,宝鸡市学科带头人,全国教科研优秀实验教师。

主编:王涛

栏目主编:巩彦芬 / 责编:张丽 

 审校:孙梦霞、洪田立 / 美编:杨援戈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我们总是喜欢用“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②一个人的生活状态常常与心理状态有关,如果一个人对生活的预设就是苦,对事情的预期都是坏,他就会沉浸在愁苦里,反之,他就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快乐。

你对上面的材料有何感触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感触与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题说明:

本题来自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冲刺卷·语文(四)查看更多作文解析请关注“新课标大语文”微信公众号。

命题方向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科学精神:批判质疑、理性思维

人文底蕴:审美情趣、人文积淀

学会学习:勤于反思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 、 自我管理

审题

限制性

1.立意限制。“你对上面的材料有何感触与思考”,即首先要读懂材料。材料①认为顺其自然并非不闻不问的不作为,而是做事过程中努力付出后,不去过分地追究结果如何。材料②表明心态与结果的关系,当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与人生时,你的世界便是美好的。

2.价值观限制。两则材料立意都是积极向上的,无论是材料①所肯定的“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还是材料②主张的“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生命的快乐”,都强调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考生不得违背此价值限定。

3.内容限制。“你对上面的材料有何感触与思考”,引导语要求考生抒写感触和思考时必须以“上面的材料”为基点,脱离材料的泛泛而谈均为偏离题意。

开放性

1.立意开放。题目提供了两则材料,立意既可针对其中的一则材料进行,比如探讨努力之后的顺其自然,或阳光的心态决定我们的处世方式;也可将两则材料结合起来进行立意,比如抱着阳光的心态努力,结果如何不必过分追究。

2.“感触与思考”是开放的。考生可以由题目联想、类比、对比相关的素材以佐证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对所给材料进行深度思考。

3.文体开放。题目要求“明确文体”,表明只要突出文体特征即可。既可写议论文进行辩证分析,也可结合材料写记叙文以表达感触和思考。

解题

这是一则材料作文,材料①重点强调努力过程的重要性与对待结果的坦然态度,材料②强调面对生活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两则材料看似独立,其实有共同点——都是站在立德树人的角度,提倡积极的人生态度。立意既可针对其中的一则材料,也将两则材料结合起来思考。

参考立意

正确立意

1.杜绝佛系,竭尽全力。

2.竭尽全力后当顺其自然。

3.正解顺其自然,心态决定高度。

4.你的选择决定明天的日出。

5.尽人事而待天命。

6.好心态加努力等于成功。

7.心中有葵,向阳而生。

错误立意

1.强扭的瓜不甜。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竭尽所能方可有所作为。

4.发现生活的美。

5.淡泊名利。

清华学子支招高考,扫码可试听

 范文展示   

尽人事而待天命

不悲,不喜,不嗔,不怒,越来越多的佛系青年走进我们的视野。被上司指责了,内心不痛不痒,毕竟还有安身之地。又到了新的一年,生活境况如何?得过且过吧!没有打算今年竞争某个职位?不用了,现状挺好的。生活如同一潭死水,如同坐定的老僧,没有一丝新鲜与乐趣。

这样的人一味地听天由命,好像深得道家精髓。殊不知,道家真正的追求是尽人事而待天命!

老子推崇“无为而治”,所谓“无为”,并非两手空空,一事无成,“无为”其实应该是“有为”。“无为而治”的德政,是百姓心中向往的“大同社会”。商旅夜宿街头,却不惧财物被盗,百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德才人人推崇而深蒙教化。其中的“有为”,便是有德,有才,有智,有勇,有谋。百姓有“六尺巷”的教化,帝王可垂手而治,“无为”即是“有为”。

要是没有“拼命”的劲头,农村孩子崔庆涛怎能如愿被北京大学录取?要是没有吴京在身负重伤的情况下依然坚持精益求精地拍电影,怎会有闻名一时的《战狼Ⅱ》的问世?没有等出来的结果,只有拼出来的辉煌。

尽人事而待天命!

借着东风,诸葛亮火烧赤壁,扭转两军阵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正是竭尽所能之后的顺其自然。“庄生晓梦迷蝴蝶”,美好梦境,只是人心灵得以摆脱尘世的一方净土,世俗的假恶丑,是人们不畏前行、奋力拼搏的迷障,路遇荆棘,应当勇往直前,所向披靡。尽人事而知天命,方是无愧天地。

先尽人事,后待天命。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怀揣梦想,自有青云之志,游山观水却也有别样风情。陶潜既已尽了人事,便可顺其自然,放弃繁华与诱惑,归隐田园。尽人事而待天命,方是无愧本心。

人生怎会无大风大浪?高考,便是人生的一次重要抉择。焚膏继晷,挥汗如雨,奋笔疾书,勤奋的努力对得起自己十几载青春,即使与心仪大学失之交臂,也可以淡然一笑,我已尽足全力,错过也是无缘。尽人事而待天命,我无愧于自己!

尽人事而待天命,便是无愧天地,无愧本心,更是无愧于自己!

点评

文章欲立先驳,以佛系青年的无为等待起笔,澄清真正的“无为而治”与“顺其自然”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心论点“尽人事而待天命”。然后围绕中心论点,以“无愧天地”“无愧本心”“无愧自己”为分论点,列举名人事例,联系学生实际,条理清晰地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性。结构上先分后总,结尾收束有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