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麝香保心丸在世界顶级科技杂志刊登研究成果

 老卖年糕 2019-04-10

 近日,《科学》杂志刊发了麝香保心丸在还原论和系统生物学理念指导下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揭示麝香保心丸的药效物质基础和分子作用机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以麝香保心丸为代表的复方中药正在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 查查健康网编辑讯,近日,世界顶级科技杂志《科学》在其中医药专刊中对麝香保心丸的研究成果作了专题报道(Science,2015, 347(6219 sppl),S40-S42)。该报道由第二军医大学和剑桥大学共同完成,文章不仅表明了麝香保心丸的科技创新已走在世界前沿,更证明了以麝香保心丸为代表的复方中药正在受到世界的广泛关注。

据查查健康网编辑了解,麝香保心丸由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名方——苏合香丸发展而来。现代的麝香保心丸是1981年由戴瑞鸿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研制,整方包括七味药材,在我国广泛应用于治疗由冠心病引起的心绞痛、胸痛、胸闷等。

此次刊的文章中总结了麝香保心丸在还原论和系统生物学思想指导下的研究成果,为揭示其药效物质基础及分子作用机理提供了重要依据。在还原论指导下,麝香保心丸中已鉴别了110个成分(70个非挥发性成分和40个挥发性成分)、22个原型入血成分,并在此基础建立了麝香保心丸的“化学指纹图谱”。

第二军医大学药学院教授张卫东称,化学指纹图谱还有助于研究复方中的活性化合物。目前,多种化合物在麝香保心丸的化学指纹图谱中获得鉴别,比如,蟾蜍甾二烯类物质、人参皂苷类物质、胆酸类物质。其中,两个被鉴定的胆酸(熊去氧胆酸和鹅去氧胆酸)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市,临床用于治疗胆结石。

总的来说,这些具有降低胆固醇、减少高甘油三酯血症及增加心肌收缩等功效的化合物,可能是麝香保心丸心脏保护功能的一些途径。在以还原论为指导的复方研究方法中,要完全解释复方的作用机制还需更深层的研究。

在剑桥大学,药理室研究人员樊台平通过系统生物学方法为复方的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另一种视角。和还原论法相比,系统生物学方法通过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生物信息学方法等研究生物学网络的变化。樊台平称,对麝香保心丸高度敏感的杂合菌株可揭示麝香保心丸的作用通路和靶点,为其在细胞背景下的作用机制提供线索,使新分子的作用机制得到揭示,其代谢组学方法的优点已经在麝香保心丸的机制研究中被证明。

查查健康网编辑还了解到,美国的《科学》杂志连同英国的《自然》杂志被誉为世界两大顶级杂志,代表了人类自然科学研究的最高水平。《科学》全球发行量超过150万份。此次,《科学》中医药专刊的发行吸引了全球中医、中药界的广泛关注。剑桥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委员会、欧洲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国际一流研究机构和相关组织争相发表文章,为中医药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为中西文化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提供了有益的桥梁。可以说,蕴含千年文化传统的中医药体系正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高度的认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