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格式中的每一句,都可以挪做首句。每换一种首句,都是一种新的格式。下面将介绍这16种平仄格式。 1、格律诗的16种平仄格式: (1)五言绝句:共有四种平仄格式,以基本格式的每句作为首句,其第2、3、4句根据“替”、“对”和“粘”的规则即可推导出来。如下: ①首句仄起仄收式。这就是基本格式。全诗共二韵脚,首句仄收不押韵。每句中的字平仄交替(两个字或三个字为“交替”单位,通常2、4字平仄相反),每联的出句与对句平仄相对,尾联的出句与首联的对句相粘。这种平仄格式最为常见。其平仄格律为: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例: 相 思 王 维 ,(“红”应仄可平;“国”为入声字) ?(“发”为入声字) ,(“愿”应平可仄;“撷”读xié,为入声字) 。 又例: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②首句平起平收式。将基本格式的第2句作为首句,然后按照“替”、“对”、“粘”的规则,排出第2、3、4句,就成为五绝的“平起平收式”。全诗共三韵脚,首句平收押韵。这种平仄格式罕见。其平仄格律为: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说明:基本格式为“◎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当以基本格式中的第2句“平平仄仄平”作为首句时,按照第2、4句既要押韵,又要符合格律“对”的要求,第2句(偶句)一定要押韵,必须是“××××平”,根据“对”的要求,又必须是“◎仄××平”。可以从基本格式的4句中找到这一句即“◎仄仄平平”。第3句(奇句)根据不押韵和“粘”的要求,应选基本格式中的“◎仄平平仄”。第4句根据“对”的要求,就是“平平仄仄平”。 例: 闺人赠远 王 涯 ,。(“拂”为入声字) ,。(“不”为入声字) 又例: 婕妤怨 皇甫冉 花枝出(“出”为入声字)建章,凤管发(“发”为入声字)昭阳。 借问承恩者,双蛾几许长? ③首句平起仄收式。将基本格式的第3句作为首句,然后按照“替”、“对”、“粘” 的规则,排出第2、3、4句,就成为五绝的“平起仄收式”。全诗共二韵脚,首句仄收不押韵。这种平仄格式也很常见。其平仄格律为: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例: 听 筝 李 瑞 ,。 ,(“得”为入声字)。(“拂”为入声字) 又例: 送郭司仓 王昌龄 映门淮水绿,留骑主人心。明月随良掾,春潮夜夜深。 ④首句仄起平收式。将基本格式的第4句作为首句,然后按照“替”、“对”、“粘”的规则,排出第2、3、4句,就成为五绝的“仄起平收式”。全诗共三韵脚,首句平收押韵。其平仄格律为: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例: 哥舒歌 西鄙人 ,(“七”为入声字)。 ,(“至”应平可仄)。(“不”为入声字) 又例: 秋日湖上 薛 莹 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浮沉千古事,谁与问东流? (2)七言绝句:也有有四种平仄格式。这只要将基本格式中的每句前,按照“交替”的规则增加两个字,成为4句2 8字即可。七绝的四种平仄格式如下: ⑤首句平起仄收式。全诗共二韵脚,首句仄收不押韵。按照每句的字必须“交替”的规则,将五绝第一种平仄格式(仄起仄收式)的每句前加上与第1、2个平仄相反的两个字就行了(每句的第1个字带圈,意思是可平可仄)。其平仄格律为: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例: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 。(“山”应仄可平) ,(“长”应仄可平) 。(“不”为入声字,此字应平可仄) 又例: 春 晴 王 驾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注:第3句为“特拗自救”句。 ⑥首句仄起平收式。全诗共三韵脚,首句平收押韵。将五绝第二种平仄格式(平起平收式)的每句前加上两个平仄相反的字就行了(第一个字带圈)。这种格式也很常见。首联的出句和对句结尾三个字因押韵之故,不要求平仄完全相对(因为两个结尾字都是平声字,无法相对,前面已做说明)。其平仄格律为: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 赤 壁 杜 牧 ,(“折”为入声字) 。(“自”应平可仄;“磨”应仄可平) ,(“不”为入声字) 。(“铜”应仄可平) 又例: 春日偶成 程 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⑦首句仄起仄收式。全诗共二韵脚,首句仄收不押韵。将五绝第三种平仄格式(平起仄收式)的每句前加上两个平仄相反的字就行了(第一个字带圈)。其平仄格律为: ◎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例: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 维 ,(“独”为入声字;“异”应平可仄) 。(“每”应平可仄;“佳”应仄可平;“节”为入声字) ,(“兄”应仄可平) 。(“插、一”为入声字) 又例: 绝 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⑧首句平起平收式。全诗共三韵脚,首句平收押韵。将五绝第四种平仄格式(仄起平收式)的每句前加上两个平仄相反的字就行了(第一个字带圈)。这种平仄格式最为常见。其平仄格律为: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例: 早发白帝城 李 白 ,(“早”应平可仄;“白”为入声字) 。(“千”应仄可平;“一、日”为入声字) ,(“不”为入声字) 。(“重”读“chóng”) 又例: 清 明 杜 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