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纳兰性德一首悼念亡妻的词,比苏轼的《江城子》细腻,令人动容!

 dzlbs 2019-04-10

说起《虞美人》,可能大家的第一反应便是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通过精炼清新的语言将自己作为亡国之君的哀怨与仇恨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宋太宗听闻词曲,便赐了他毒酒,而这首《虞美人》也成了真正的千古绝唱。因为这首词太过经典,掩盖了许多诗词的光辉,包括纳兰性德曾写的,有着一样词牌名的《虞美人 秋夕信步》。

纳兰性德,字容若,自幼天赋过人、饱读诗书,十八岁中举。24岁时,编撰《饮水词》,时人曰:“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可见其影响力多大。奈何天妒英才,他30岁便已经离开人世。他的词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王国维曾评说:“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虞美人 秋夕信步》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

这首词写于七夕,纳兰性德独自出来散步,看着月色下婆娑的竹影,心生伤感,想起了自己的妻子,于是写下了这首词。

“愁痕满地无人省,露湿琅玕影”,愁绪就像满地的落叶一般无人清理,露水打湿了翠竹的影子。一个“愁”自己引领全篇,奠定了词的基调。古人写愁,总爱将其形象化,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如此时的纳兰性德,将愁绪比作那满地的落叶,愁痕点点。

“闲阶小立倍荒凉,还剩旧时月色在潇湘”,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台阶上感到很荒凉,只剩下曾经照耀过我们的月色还抚慰着我的心。一个人做什么都是孤独的,伊人不在侧,哪怕是无边美景,依旧荒凉。“潇湘”二字,暗喻生死相隔,这首词依旧是他悼念亡妻之作。月色依旧,可是伊人已不再。

“薄情转是多情累,曲曲柔肠碎”,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薄情之人呢?原来,多情的人真的很累,听着天边飘来的曲子,肝肠寸断。“红笺向壁字模糊,忆共灯前呵手为伊书”,对着墙壁看着你曾经写的信,想起了以前在灯前护着热气暖手,为你写信的场景。终于,此人从七夕的风景、远处的曲子转到了对亡子的思念。“模糊”二字,更加体现了词人对亡妻的信的珍惜,亡妻给他写的信,他留到字迹褪色了,可见时间之久。只是越珍惜,思念便越痛苦。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写情,是常见的写作手法,由景色描写到曾经的追忆,意味深长。

说起悼念亡妻,苏东坡有一首《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里也是同样写了与妻子曾经的回忆,来衬托自己此时的痛苦,“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只是与《虞美人 秋夕信步》比起来,这首词多了几分凄惨,少了几分细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