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一点医学知识 2019-04-09 18:27:31 大钟穴归属足少阴肾经,有缓解治疗神经衰弱、精神病、痴呆、哮喘、咽痛、咳血、足跟痛、便秘等作用,位于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取穴方法】正坐或仰卧位,平太溪下0.5寸,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凹陷处取穴。穴区内有隐神经小腿内侧皮支和大隐静脉属支,深层前方有胫神经干和胫后动脉干经过。即:坐位或仰卧位,内踝后下方,太溪穴下0.5寸稍后,跟腱附着部内侧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即为大钟穴。 【穴名解说】 【大钟穴】经穴名。出《灵枢.经脉》。属足少阴肾经。足少阴之络穴。 【穴义】肾经经水在此如瀑布从高处落下。 (1)大钟。大,巨大也。钟,古指编钟,为一种乐器,其声混厚洪亮。大钟名意指肾经经水在此如瀑布从高处落下。本穴物质为太溪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在本穴的运行为从高处流落低处,如瀑布落下一般,声如洪钟,故名大钟。太钟名意与大钟同。 (2)肾经络穴。本穴气血的运行变化是经水由高处落入低处,经水落下时散发出大量的水湿气体,水湿气体吸热后飘散于穴外,本穴有联络它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肾经络穴。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寒湿水气。 【运行规律】一是吸热后循肾上行,二是吸热后别走膀胱经。 【功能作用】联络表里。 【主治病症】神经衰弱、精神病、痴呆、癔病;尿潴留,淋病;哮喘、咽痛、咳血、足跟痛、便秘、口腔炎,食道狭窄、疟疾。等。 【作用功效】大钟穴,益肾平喘,调理二便。 【穴位配伍】大钟穴配行间穴治虚火上炎之易惊善怒;大钟穴配鱼际穴治虚火上炎之咽痛;大钟穴配太溪穴、神门穴治心肾不交之心悸、失眠。 【针刺方法】大钟穴,直刺0.5-0.8寸,局部酸胀。 【艾灸方法】大钟穴,艾条灸5-10分钟,大钟穴,艾炷灸3-5壮。 【日常保健】醒神健脑、大脑保健。 【适宜人群】精力不足、昏昏沉沉患者及中老年人。 【操作方法】按揉大钟穴和天柱30~50次,也可用指腹按住此处6秒钟,然后慢慢松开,如此反复按压,不拘时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