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叟游记……上海印象(4)

 双五小叟 2019-04-10

参观中共一大会址

时近中午,站在五交化公司大门外,接下来空闲的三五天怎么安排,要好好规划规划,不能白白浪费这难得的好机会。头脑中首先闪现去中共一大会址参观的念头。

为何选择去参观中共一大会址,首先中共一大会址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是非常神圣的地方,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里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有历史以来开天辟地的大事件,灾难深重的中国劳苦大众有了自己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经过二十八年的浴血奋战,推翻了蒋家王朝的黑暗统治,成立了新中国,从此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灾难深重的中国劳苦大众当家做了主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启蒙学习起每个儿童都会唱这首歌。父辈们的言传身教,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在教育自己的子女“听毛主席的话,跟共产党走”,我是一名共青团员,现在有机会有时间去参观中共一大会址,接受党史教育是一次非常十分难得的机会。

在路边报刊亭买了一张上海交通地图,按图索骥步行了几条街,终于找到黄浦区黄陂南路內的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中共一大会址。一幢沿街砖木结构一底一楼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坐北朝南。外墙青色为主夹有红砖条,两扇乌黒大门配着一对沉甸的铜环,拱式的石雕门楣上部有拱形堆塑花饰,门框周边是用米黄色石条砌成。据介绍这幢房屋建于1920年秋,与左右紧邻4幢同类房屋同时建成,属贝勒路树德里(今会址外黄陂南路374弄)一部分。建成后不久,李汉俊(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之一)及其兄李书城(同盟会发起人之一)租用望志路106号、108号为寓所,将两幢房屋的内墙打通,成为一家,人称"李公馆"。1922年,李氏兄弟迁居退租,该屋为其他居民租用。

进入会址大门为天井,有工作人员负责接待,递上介绍信登记后,即可进入。

迎面是6扇玻璃长窗立式门,中间两扇门往内开着,室内一女讲解员向我们一同进入的四五名参观者介绍说;这儿就是会议室,是原来的主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人李汉俊、李书城居家时用来接待客人和朋友的客厅。会议召开时十多位代表和共产国际的两位代表就是集中在这儿召开了著名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放眼望去客厅约20平方米,雪白的墙壁,朱红的地板,窗明几净。中间放置着一张铺着白色台布的长方形会议桌(西式大餐桌),桌上放着茶杯与火柴盒架,桌周围有12只圆木凳,东、西两侧靠墙各摆着一只茶几和两把椅子,整个会场显得十分庄严。

讲解员介绍说;很多人都知道七一是党的生日, 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成立后,由于斗争的残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条件组织活动纪念党的生日。1936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十五周年的时候,中共“一大”代表陈潭秋在莫斯科出版的《共产国际》杂志第七卷上,发表了《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回忆》一文,来表达对党的生日的纪念。文章中提到“一大”是1921年7月底召开的,但没有具体的日期。这篇纪念文章是以“一大”开会的月份为依据,而不是以“一大”开幕的具体日期为依据。可以说,当时中国共产党还从未举行过群众性的纪念活动。

第一次纪念党的生日是在1937年7月1日。这一天,中共中央在延安召开的党的活动分子大会上,周恩来作专题报告,题目是《十六周年的中国共产党》。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著名的《论持久战》中指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十七周年纪念日。”这是毛泽东第一次提出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纪念日。1938年6月24日,为纪念党的生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中共十七周年纪念宣传纲要》,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发布要在7月1日庆祝建党十七周年的文件。

从1937年起,中共中央连续4年都在7月1日这天纪念党的生日。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中共中央于1941年建党二十周年来临之际,发出正式文件,明确规定把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来纪念。

从此,7月1日作为党的生日确定下来。“七一”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生日,已深深地铭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正如毛泽东所说:“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刘少奇也说过:“这是我们党最重要的纪念日,也是中国人民、中国民族最重要的纪念日。”

中共党史中两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日期是1921年7月23日,7月1日是党的生日。

讲解员介绍说;其实中共一大原定召开的时间并不是7月份而是预定在6月召开。1921年6月3日共产国际的代表,荷兰人马林到达上海,提议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派代表到上海召开全国代表大会。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在7月23日下午才全部赶到,所以就在7月23日夜晚,在这个不足20平方米的客厅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现代开天辟地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的一个重大转折点。“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从此,领导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振兴中华的伟大使命,历史地落到了中国共产党的身上。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二十八年浴血奋战,推翻了蒋家王朝的封建统治,在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期间一共召开了六次会议,7月30日晚在会议进行过程中,突然有法租界巡捕闯进了会场,会议被迫中断。

在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的建议下,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举行。

8月3日代表们以游客的身份作掩护,乘坐游船,在朦胧烟雨中将前几次会议中讨论的当时的政治形势、党的基本任务、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机构等问题,进行梳理归纳,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党纲和成立宣言,纲领规定:“我们的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明确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这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一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大会还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李达负责宣传工作。

来自全国各地的13名共产主义者代 参加中共一大会会议。他们代表着全国53名党员。

各地代表有: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李达、李汉俊、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代表;张国焘、刘仁静、

长沙共产主义小组代表;毛泽东、何叔衡、

济南共产主义者代表;王尽美、邓恩铭、

武汉共产主义者代表;陈潭秋、董必武、

旅日共产主义者代表;周佛海、

广州共产主义者代表;陈公博,

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参加了会议。

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和尼科尔斯基列席了会议。

也就是说参加中共一大会会议一共有十六人。

对中国共产党创立作出重大贡献的陈独秀和李大钊身处广州和北京,因事脱不开身,未能出席会议。在代表们心中他们二人是党的主要创始人和领袖。

大会由张国焘主持。毛泽东、周佛海担任会议记录。上海代表李达的夫人王会悟担任警戒。

从会议室往二楼和隔辟各室继续参观,听讲解员介绍"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文物陈列"。由三部分内容组成:中国党成立的历史背景;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及其活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全过程。 纪念馆的藏品主要是鸦片战争以来至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献、实物、报刊、书籍和照片。较为珍贵的文物有:五卅烈士墓残碑,汪寿华、郑覆他、王孝和、李白等烈士的日记、遗书和遗物,解放战争时期上海人民欢送呼吁和平入京请愿代表团大会场景照片,上海学生抗议驻华美军暴行联合会宣言,解放初上海市人民政府第一枚印章和第一块木牌以及在龙华国民党警备司令部附近发掘出来的24烈士遗物等。其他珍贵文物还有《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太平天国干王洪仁玕著《资政新篇》、秋瑾烈士遗墨《光复军军制稿》、李大钊使用过的英文打字机等。

讲解员介绍说;新中国成立后,为迎接建党30周年,1950年9月,中共上海市委根据中央的指示,寻找中共一大会址。经多方勘查,李达、董必武、包惠僧等多位历史当事人、见证人现场踏勘确认,中共一大会址得以恢复当年原状。客厅内所有家具物品的陈设均按有关当事人的回忆,根据原样仿制,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中共一大会址在1952年后成为纪念馆。

1952年,大会会址修缮工程告竣后,同年9月会址内部布置就绪。当时中共"一大"会议室布置在楼上,开始内部开放,征求意见。但附近居民反映会址房屋曾经改建,已非当年原貌。当年的武汉小组代表董必武在视察后回忆大会是在楼下举行而不是在楼上。当时的房主人,李汉俊的嫂嫂薛文淑也反映,他们家放在楼下客厅的大餐桌从未搬到楼上过。

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核实,会址于1958 年重新按当年建筑原状进行修复,会议室亦按董必武和房主人的回忆布置在楼下。进入大门为天井,经过6扇玻璃长窗门便是会议室,有长餐桌、圆凳、茶几、椅子、两斗桌及花瓶、茶具等家具物品。这样,会址从房屋建筑到内部布置都恢复了当年原状。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特别说明;

①小叟首次参观中共一大会址的时间是1975年,那时公开的党史文献以及中共一大的资料很少,中共一大会址在“文革时期”展出,讲解及布展受当时政治形势和文史资料欠缺的影响,对一些代表的情况有所保留,未作介绍和图片实物展出。

②因上列情况的存在,本文撰写时,参考较多文献资料并适当引用,这样说明解释,各位朋友应能理解。撰写引用,版权归原作者,如原作者认为本文引述侵权,告知即册。

③中共一大召开准确时间1921年7月23日是20世纪70年代末确认确定后对外公布。

要知后来几天小叟在上海的所见所闻、请欣赏小叟游记……上海印象(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