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硅溶胶的分析 一、二氧化硅的分析 取一干燥的250ml锥形瓶,加约30ml水,放在分析天平上,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往里加样品,称0.3g,取出,加1ml20%氢氧化钠,摇匀,静置5-10分钟,对二氧化硅分子进行解聚,加3-4滴亚甲基蓝-甲基红指示剂,然后滴加(1+1)盐酸至紫红色,再用0.3mol/L氢氧化钠标液滴至绿色,再用0.3mol/L盐酸标液回滴至紫红色(找到最佳酸碱临界点,这时用去的盐酸与氢氧化钠体积均不计)。加入5mL40%氟化钾,摇动使其混合均匀,此时溶液变为绿色,用0.3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滴至紫红色,再过滴5-10ml,记下这步总的盐酸体积V1(颜色难把握可以往多了滴,一般共35-40ml左右),静置3-5分钟,然后用0.3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慢速滴定至紫红色消失为灰绿色为终点。记下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体积V2。 同时作空白试验:在250ml锥形瓶中加入80ml水,加3-4滴亚甲基蓝-甲基红指示剂,用0.3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紫红色(这些所消耗的盐酸体积不计),加入5mL40%氟化钾,摇动使其混合均匀,立即用0.3mol/L盐酸滴定至紫红色过量4-5ml,记下这步总的盐酸体积V3,然后用0.3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紫红色消失为灰绿色为终点,记下消耗的氢氧化钠的体积V4。 W={(C1V1-C2V2) -(C1 V3-C2 V4)]} ×15.02/10m 式中: W——二氧化硅的百分含量% C1——盐酸标液的浓度mol/L V1——滴定样品时消耗的盐酸标液体积ml C2——氢氧化钠标液的浓度mol/L V2——滴定样品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标液体积ml V3——滴定空白时消耗的盐酸标液体积ml V4——滴定空白时消耗的氢氧化钠标液体积ml 15.02——二氧化硅的分子量60g/mol除以反应过程中的摩尔比4 m——称取的样品质量g 二、钠的分析 称取约1g试样于聚乙烯杯中,加约5-10ml氢氟酸(加多了也没关系),1ml(1+1)硫酸,置于电热板上冒烟至近干,取下,冷却,加约50ml水,2ml(1+1)盐酸,复置于电热板加热至样液澄清。冷却,移入100ml容量瓶,加2ml(1+1)盐酸,稀释至刻度上原子吸收测钠。 W=稀释倍数×原子吸收测得的浓度/10000 三、硫酸根的分析 称取1g试样于有少量水的50ml容量瓶中,比色法测硫酸根相同。如果结果以g/L表示,则直接吸取10ml样液于50ml容量瓶中,直接用比色法做。同时带样品空白。 四、氯离子的分析 同硫酸根。结果若以g/L表示,吸取1ml样液于50ml棕色容量瓶中,同样用比色法做。同时带样品空白。 注:硅溶胶主含量也可以用重量法分析:5g试样,30ml瓷坩埚,先于电炉上低温蒸发干,再放在马弗炉中800-850摄氏度烘干至恒重(烘1-2小时)。计算结果须减去氧化钠百分含量。氧化钠含量是从原子吸收上测得的钠换算而成。 B、硅酸的分析 一、 二氧化硅的分析 取一干燥的250ml锥形瓶,加约30ml水,放在分析天平上,用一次性塑料吸管往里加样品,称0.8-1g,取出,加5ml左右0.3mol/L氢氧化钠标液,静置3-5分钟,加3-4滴亚甲基蓝-甲基红指示剂,然后滴加(1+1)盐酸至紫红色,再用0.3mol/L氢氧化钠标液滴至绿色,再用0.3mol/L盐酸标液回滴至紫红色(找到最佳酸碱临界点,这时用去的盐酸与氢氧化钠体积均不计)。加入5mL40%氟化钾,以下步骤同上面硅溶胶的分析。 二、 钠、硫酸根、氯离子的分析与上面硅溶胶分析相似。 注:1、可用氟化钠代替氟化钾,但氟化钠需现配现中和:约3g氟化钠,置于100ml塑料烧杯中,加约30ml水,溶解完全。加1-2滴亚甲基蓝-甲基红指示剂,先用0.3mol/L的盐酸标液滴至紫红色,然后用0.3mol/L的氢氧化钠标液滴至灰绿色(与样品测二氧化硅终点颜色一致)即中和好了,可直接用,无需再扣空白。 2、40%氟化钾:40g氟化钾,60ml水。 |
|
来自: 云文件ywj > 《工作笔记—化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