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阙之战,魏韩联军远强于秦,却因一个小心思成就了白起

 昵称55301288 2019-04-10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作为天下之枢的周王室已经极其衰弱,在自己的王畿之地外,几乎没有了任何的影响力,能影响天下形势的,是他分封的那些诸侯。有分裂自然有战乱,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城池、土地、人口、财富相互攻伐不断,几乎年年有战事,岁岁起刀兵。所谓乱世出英雄,战国时期也是一个将星辈出的时代,在这璀璨的星空之中,白起可以说是最为华美灿烂的一颗了,而让这颗将星熠熠生辉的,就是公元前293年的那一场战争。

白起出生于公元前331年的秦国眉县,这时的秦国已经经受了商鞅变法的彻底洗礼,国力逐渐强盛,拥有了与天下诸侯争雄逐鹿的实力。因为商君之法,在秦国无论贵贱,都能依靠军功得到升迁,也正是这样的社会环境,一代名将白起才有崭露头角的机会。到公元前294年,此时的白起已经三十多岁了,他终于依靠自己一点点累积的军功成为一名大秦的将军。这一年,由于他的伯乐——穰侯魏冉向昭襄王力荐,白起代替向寿领兵攻韩,从一名将军变成了统帅,白起也终于迎来了他施展才华的最好的舞台。

白起为帅的第一场大战——伊阙之战,并非如史籍中寥寥数语的那般轻易,他面对的是韩国的举国之兵和大批的魏国援军,兵力不止两倍于己。魏国统帅公孙喜和韩国统帅暴鸢也非泛泛之辈,仅仅在七年之前,这二位还同齐将匡章一起在垂沙击败了强大的楚军,攻城略地好不威风。韩国的军队或许没有大秦锐士的战斗力强大,但也绝不是乌合之众,否则韩国也不可能在群虎环伺的四战之地生存百余年。事实上韩军素有“劲韩”之称,所谓“天下强弓劲弩,皆出于韩”,韩军不但弩强,其坚甲、美盾、青铜头盔、铁幕,也都十分精良。而魏国虽屡经大败,但毕竟是中原大国,魏武卒虽已成往事,但毕竟余威犹在,战斗力想来也不会很低。

伊阙之战,魏韩两家倾国之力,本来是绝对有机会取胜的,起码从军力对比上是不弱于人的,但最后却走向了覆没的结局,究其原因,无非是这支军队来自两个国家,有两个统帅。既然有两个统帅,必然存着两个心思,公孙喜与暴鸢都想让对方先去拼杀,而自己做那个坐收渔利的渔翁。战阵之上,魏韩各自成阵,都想着保存实力,都想让对方先行拼杀。在白起佯攻韩阵时,魏军选择了作壁上观,却没想到自己在看好戏的时候迎来了秦军主力,仓促之间阵脚大乱,一时间兵败如山倒。那一边韩军见魏军败的如此之快,也是方寸大乱,等秦军一到,也作鸟兽散了。一场本来可能成为旷世大战的战争,竟以这样的结局落幕了。

或许是白起是从士兵一步步爬上统帅的位置的吧,他深刻的知道军功对士兵的重要性,而秦国的军功就是斩首。伊阙之战,魏韩联军溃散之后,白起完全抛弃了“穷寇莫追”的理论,穷追猛打,捕杀溃兵,务求全歼,最终斩首二十四万。经此一役,魏韩主力丧尽,秦国东出门户洞开,白起的威名、凶名也因此震慑天下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