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楚怀王的悲剧,六国必亡 的缘由,合纵连横下的国家抉择

 昵称55301288 2019-04-10

战国,是怎么样的一个时期呢?各国之间终于不再像春秋时期一般“要脸”,合纵连横,对自己有利就可以做,没有了利益纠葛也可以立刻翻脸。朝秦暮楚是也。

而作为守势一方,东方六国,齐国最富强,楚国疆域最大,其他几国也各有国情。面对秦国的日渐壮大,隐隐有吞并天下之意,六国又怎么会束手就擒?但其中楚怀王的悲剧,却让我们从侧面看见了六国必亡的缘由,一个国君,一个国家的抉择,在历史的洪流之下有时候就是至关重要的,甚至于是影响性的。

作为与秦国接壤的大国,楚国的位置显得至关重要。而在强秦的威逼之下,合纵率先由楚怀王的父亲楚威王实现。

但是这样的松散联盟对于加入的六国,其实并无真正的约束力,各国更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肆意攻伐,但至少还算是要脸面的。可是等到了楚怀王继位,为了抢夺地盘,他便最为无耻的开始了,打草食。我们都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但是他可不管这一点,公元前323年,秦国攻打魏国,魏国战败,楚怀王找准机会果断出手,作为盟友,将魏国八城池收入囊中。

而在公元前318年,苏秦约六国一同攻打函谷关。作为纵长,联军却被打败。但这并不是重点,原本觉得东方六国只不过是虎皮下羔羊的秦国,也意识到了群羊的危害,怎么去打破这个本就不够牢固的松散联盟,也就是提上了议事议程。

公元前312年。张仪出使,秦惠文王找到了属于他的目标,楚怀王。

到达了楚国,张仪发挥其纵横家的本色,对楚怀王极力供奉之能事,并且厚礼结交楚怀王的左右亲信,更是对楚怀王使出杀手锏,“秦王愿意将侵占的商之地六百余里尽皆归还,但是有一个条件,楚国必须与齐国断交。”

而在《史记楚世家》中,是这样记载的,楚王得意洋洋道,“吾复得吾商於之地”,而早就被张仪收买的大臣一个个的都向其祝贺,却唯独只有陈珍直接戳穿了张仪的阴谋。

秦之所以重视您,只是因为大王和齐国相交而已,如今,土地还没得到却要先于齐国绝交,这样一来楚国便孤立无援了!!

贪图蝇头小利的楚怀王,丝毫没有预感到接下来的危机,派人前去接受土地。而张仪则佯装生病,三月不出,不去办理这六百之地的交接。即便是如此之下,楚怀王仍然被猪肉蒙了心,还在洋洋自得,甚至于派遣勇士去辱骂齐国。而此时的齐国国君,齐湣王大怒,与楚国断交,转而与秦国联合。而楚国 ,楚怀王大怒之下却要引兵攻秦,至于结果以弱攻强,以卵击石,楚国大败,被杀八万余人,大将,副将等七十余人被俘虏。即便是如此楚怀王仍然不知后果继续攻打秦国。

而等待楚国的也就是自取灭亡。一个国家,本就是弱小的一方,能够互相有所依仗本就是不易之事,但楚怀王却以自己的私欲,擅自撕毁盟约,对于楚国,以及强大之下的秦国而言,无疑是一件能够左右历史进程的事件。不久之后,我们更能看到这之下的楚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