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智慧论:“剩”者为王与赢者通吃,司马懿为何能笑到最后

 HNYZL 2019-04-10

三国时代群雄竞起,文争武斗,分分合合,给我们奉献了一场有关智慧与韬略的饕餮盛宴,而司马懿在大众看来无非是这场盛宴的一碟小菜。事实上,三国再精彩,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等再聪明,却也都是在为司马懿做嫁衣,随着大戏的落幕,隐居于后的收盘者悄然现身,那就是这场智慧盛宴的拾掇者司马懿。

三国智慧论:“剩”者为王与赢者通吃,司马懿为何能笑到最后

翻遍史书,无论是《三国志》还是《三国演义》,无论是《晋书》还是《资治通鉴》,如果用丽个字形容司马懿,一是赢,二是剩。所谓赢,是指司马懿是最后的赢家,三国非统一于魏而是统一于晋,最终的赢家不是曹家而是司马家。所谓剩,是指司马懿几乎熬死了所有同时代的英雄豪杰。仅就曹氏一族来说,司马懿一人陪着曹家玩了四代人——其崭露头角于曹操时代,备受重用于曹丕时代,大展宏图于曹教时代,乾纲独断于曹芳时代。这样来看,曹家之败亡,司马家之胜利,冥冥之中也是理所当然。

一、大浪淘沙,“剩”者为王

在那个群雄竞起、人才辈出的动荡时代,赢是终极目的,每个人赢的诉求不同,或苟全性命,或闻达于诸侯,或一统山河,或攻城略地。而赢的方式可以有多种,有人意气风发,兵锋所指,一片降幡;有人羽扇纶巾,谈笑间摧枯拉朽;有人孤注一掷,火烧军粮,以弱胜强;有人鞠躬尽瘁,以攻为守,劳师远征;也有人韬光养晦,隐忍待时,等对手先后逝去,自然不战而胜。

三国智慧论:“剩”者为王与赢者通吃,司马懿为何能笑到最后

司马懿就是韬光养晦的典型,其为因剩而赢,“剩”者为王。“剩”者不但是因为自然寿命长、活的年龄大,首先是要能活下来。身居乱世,聪慧如诸葛亮不也是“苟全性命于乱世”吗?然而,郭嘉以体弱早亡,杨修以逞能身丧,苟或因忧虑而死。更可惜的是,诸葛亮53岁就殒命五丈原,周公瑾36岁病逝巴丘,一代战神关云长早早败亡麦城。也许是天妒英才,三国时代多少英雄豪杰如流星般闪过,只留下刹那问的辉煌便烟消云散。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剩”者首先必须是适者。大浪淘沙,砥砺成金,只有真正适应各种复杂环境者才能存活下来。如果说诸葛亮、周瑜、郭嘉等是天不眷顾,那么,荀或、杨修、关羽、张飞等更多的英豪实在难说是亡于天命。如此来看,“剩”者既有上天的眷顾,更是后世的修行。身居乱世,“剩”者必须有全身之智。能够剩下来绝对是一个技术活,是身体、心态、谋略、智慧、意志等的综合考量。

在被鲁迅称为“晋世不文”的时代,王夫之说“士困于廷,衣冠不能自安”。升斗小民尚且朝不保夕,更何况“伴君如伴虎”的朝堂重臣,内外强敌环绕,处处险象环生,背负鹰视狼顾之名的司马懿能全身而终,且最终操持国柄,为后世代魏自立打下坚如磐石的基础,难道仅仅是上天的眷顾吗?军史解密【头条号】认为,最少有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司马懿“剩”者为王,进而赢者通吃。

二、乱世生存,韬晦存身

乱世生存首先要有全身之智,欲全身必须有韬晦之术。身处“衣冠不能自安”的时代,在爱才如命又多疑好杀、“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曹操治下,身怀绝技、胸有韬略、腹有良谋,既是生存之本,也可能会惹来麻烦。华佗无辜被杀,杨修遭嫉而亡,苟或无端丧命等,多少血淋淋的教训给年轻的司马懿上了深刻的一课。

三国智慧论:“剩”者为王与赢者通吃,司马懿为何能笑到最后

《资治通鉴》说司马懿“少聪达,多大略”。在曹操诸多谋士之中,也许司马懿的才略不是最突出的,却是最能韬光养晦、深藏不露者。要不然,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年龄,面对曹操的征用,断不会想到装病不出的。令司马懿更难自安的是,其一出场就为后世贡献了面相学上一个引人遐想的“鹰视狼顾”。曹操将亡,又交代曹丕“司马懿非人臣也,必预汝家事”。还有亦真亦假的曹操“三马同槽而食”的疑梦。

可以说,在三国所有豪杰之中,生存环境最恶劣的当数司马懿无疑。荀或是弃暗投明,周瑜有皇亲国戚之护,诸葛亮乃刘备三顾茅庐所请,唯独司马懿一出场就备受怀疑。“美人遭嫉,英雄多难,非养晦何以存身?”面对强主,再英明的臣子也只能选择韬光养晦。曹操自是英豪,“老子英雄好汉”,曹操诸子也个个具备文治武功。对此,年轻时就服侍太子曹丕的司马懿应该看得很清楚。虽曹丕早亡,但曹睿也继承有其父雄风,而且有曹真、曹休等曹姓宗亲和夏侯霸、夏侯玄等夏侯姓宗亲保护。

因此,司马懿将韬晦之术发挥到了极致。为了避祸存身,司马懿在自我营造的老气横秋的氛围中度过了伪装者的一生。其对内束敛野心、掩饰锋芒,对外趋吉避凶、示弱装病。可叹一代英豪,晋朝鼻祖,留在历史上的记载竟然是从装病开始到装病结束。其装病演技之高,大概古人也认为实在精彩,所以记载得活灵活现。如“持杯饮粥,粥皆流出沾胸”,而且故意装聋打岔,以致曹爽认为其“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矣”。通过高深的韬晦术,司马懿不仅得以身存体健,高龄而终,而且骗过了所有的政治对手。

三、大隐于市,隐忍待时

忍耐是一个政治家的基本功。虽然隐忍与韬晦都有隐藏锋芒、刻意低调行事的意思,但较之于韬晦,隐忍的境界更高,对自我心灵的折磨更强,对自我意志的考验更甚。因为韬晦是客观环境催逼下的迫不得已,而隐忍是主观意志要求下的自我压抑。隐忍者都在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来临,便爆发出磅礴之势。

司马懿是隐忍待时的高手。他起于掾佐,整整小曹操24岁。在曹操手下强将如云、军师满座的形势下,要想存身自强,必须首先学会隐忍和等待。所以,终曹操时代,司马懿无所建树,也不敢建树,蛰伏于朝,大隐于市。我们很难揣测,司马懿的精于隐忍、善于等待,究竟是天生如此,还是与年少时的出场经历有关。

三国智慧论:“剩”者为王与赢者通吃,司马懿为何能笑到最后

总之,司马懿将隐忍待时的功夫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面对曹魏集团内部的政治斗争,还是与对手诸葛亮的祁山对峙,司马懿都表现出了一个成熟政客极为难得的战略定力和忍耐功夫。其冷静到冷血冷酷,忍耐到笑对屈辱,时机不到,任尔冷嘲热讽,百般羞辱,皆能坦然接受。

史书记载,诸葛亮为激司马懿出战,派人给司马懿送来“巾帼妇人之饰”。这在古代乃奇耻大辱,连司马懿属下军士都忍受不了,而司马懿却不为所动,继续坚壁据守。司马懿辅佐四朝,三次受命托孤,这在三国时代是少有的,就是在中国历史上也是罕见的。照理说,屡次受命托孤,不说在朝堂之上飞扬跋扈,最少也是一言九鼎。然而,除了最后一次托孤时抓住机会发动高平陵之变,多数时候司马懿徒有托孤之名,唯唯诺诺,不越雷池一步。可见其隐藏之深、忍耐之强、等待之久,揆之三国英豪,实属罕见。

皇上历次的加官晋爵,司马懿都会推让再三才受。更难得的是,如果说在强敌环绕、生存环境恶劣的情况下隐忍可以理解,及至司马家族乾纲独断,史称其“勋德日盛,而谦恭愈甚”,封丞相,加九锡,司马懿竟“固辞不肯受”。在剪除了所有潜在的竞争对手后,司马懿还在教育子孙“盛满者道家之所忌,四时犹有推移,吾何德以堪之。损之又损之,庶可以免乎”。

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所掌握的权力已远超曹操篡汉之时,然而,司马懿“情虽难量”,但“事未有逆”,“至于弑主后,害皇嗣,僭皇号,受九锡,但见之于操,而未见之于懿。故君子于懿有恕辞焉”。司马懿直至生命的终结还在隐忍,为后代而隐忍。

四、如履薄冰,谨慎处事

后世都说“诸葛一生唯谨慎”,但就谨慎来说,诸葛亮较之于司马懿乃“小巫见大巫”。司马懿的一生都是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状态下度过的,稍有不慎即有身死族灭的危险。而诸葛亮的生存环境则要宽松得多,且不说刘备三顾茅庐,刘禅更是以“亚父”相称,是攻是守,是进是退,诸葛亮可以全权决定。所以,诸葛亮的形象永远都是羽扇纶巾,不战而屈人之兵,充满着自信和从容,就算是计谋也是光明正大的谋略。

三国智慧论:“剩”者为王与赢者通吃,司马懿为何能笑到最后

司马懿则愁容惨淡,猜忌阴柔,一副深不可测的戚戚之相,满肚子的狐疑和阴谋。这一点在《三国演义》最为经典的空城计中可见一斑。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坐守空城的诸葛亮竟敢焚香弹琴,笑对空城,其胆大冒险到何种地步!而提军十万之众的司马懿谨小慎微,竟然连试探一下都不敢,后军当前军,即刻撤兵。谁更谨慎一目了然。虽然空城计是小说的演义,但这一故事情节的塑造较为典型地反映了司马懿谨慎的处事风格。

司马懿一生勤勤恳恳,忠于职守,勤于任事。史载其“勤于吏职,夜以忘寝,至于刍牧之间,悉皆临履”。当谋士时,他对自己所提对策当用则用,不用则立刻闭口,知难而退,见好就收,更不可能面折廷争,固执己见。领兵在外,面对水平相当之对手,司马懿的策略经常是“坚守不出”,“务求全预一胜”,绝不冒险打无把握之仗。

历史记载的一个画面清晰地反映了司马懿的谨慎。在决定司马懿家族前途和命运的高平陵之变前,司马懿独与大儿子司马师“深谋秘策”,直至事变前一晚,方才告知二儿子司马昭。在攸关生死存亡的一场血战来临前夜,司马懿派人观察二子的反应,大儿子司马师鼾声如雷,镇静如常。二儿子司马昭夜不能寐,寝不能安。对此,我们除了佩服司马懿的知子之明,更钦佩其处事之谨慎、保密之严格。事实证明,寝不能安的司马昭确实不堪提前与闻如此生死大事。司马懿谨慎如此,焉能失败?当然也应该看到,在司马懿谨慎一生的背后是极度的隐忍,而极度隐忍的背后是有大略图也。

五、雄略内断,见机果决

机会从来都是稍纵即逝,“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古往今来的英雄都是把握机会的高手。史称司马懿“雄略内断,英猷外决”,处事果断,善于把握机会。司马懿曾评价诸葛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多谋少决”曾经也被曹操用来评价过袁绍。且不管司马懿对诸葛亮的评判是否准确,但就史书所载的司马懿来说,绝对是一个善于把握机会并勇于决断之人。

司马懿就像一个超级猎手,等待目标时不急不躁,隐藏伏击时纹丝不动,抓机会时如苍鹰扑兔,又稳又准又狠,一招毙命,从不拖泥带水。从讨孟达一仗可以看出,司马懿是用兵高手,深得兵法真传。孟达反迹已现,诸将见孟达与吴蜀交接,劝司马懿静观其变。司马懿却说:“此其相疑之时,当及其未定促决之。”所谓兵贵神速,一月的路程,司马懿率大不八日到达,孟达来不及反抗,很快兵败被杀,具是“兵动若神,谋无再计”。

三国智慧论:“剩”者为王与赢者通吃,司马懿为何能笑到最后

从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高平陵之变可以看出,司马懿抓机会能力之强,处事之果决让人叹为观止。高平陵之变发生在嘉平元年,当时司马懿年已七十,被曹爽夺去兵权后,赋闲在家,装作行将就木之人,声嘶气喘,奄奄一息。谁都没有想到,这样一个老人竟然还能在瞬息万变的时局中敏锐地发现那稍纵即逝的机会——对司马懿来说,这样的机会确实太难得,他必须抓住。隐忍待时已久的司马懿一改往日病态,内心排山倒海之势立时显现,仅以三千甲兵就很快控制住了朝廷。此后,司马懿又利用王凌谋反事件,趁机将曹魏宗室全部拘捕,一网打尽,为子孙日后篡魏开晋打下了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司马懿眼光深远,在东挡孙吴、西拒蜀汉时,能跳出战争之外思考求胜之道,建议实行屯田之策,使曹魏受益良多,史书称:"务农积谷,国用丰赡。”屯田实为长远之计,诸葛亮六出祁山而不胜,根源就在于粮草保障和供给不足。由此对比,可见司马懿发现机会和把握机会的能力。

三国群雄竞起,智勇相当,唯"剩”者为赢;大好河山,物华天宝,只赢者通吃。一国相杀日久,最后一归为晋。司马懿以其韬晦存身,隐忍待时,谨慎行事,见机果决,笑到最后。只是,在我们看来,虽然其笑到了最后,但笑容未见得灿烂开怀。

作为历史的看客,我们都喜欢意气风发的英雄。这一现象,揆之中外,自古皆然。所以,虽然项羽任性好杀,非人主之才,但霸王别姬传颂千年。与司马懿相比,曹操猜疑心更重,他嬉笑怒骂,快意恩仇,虽为奸雄,但是粉丝更多。作为最后的胜利者,司马懿实在不受人待见。何也?阴柔一生,伪装一世,从无开怀一笑,未见英雄气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