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选择二胡琴皮的常见误区

 风吟楼 2019-04-10

现在人们在选购胡时,绝大多数人的注意眼光首先会落在琴皮上,他们很在意琴皮颜色、鳞格、花纹等方面的东西。由于大多数选购者对胡制作和蟒皮处理不甚了解,或听信一些道听途说、受人误导等等,往往会进入一些认识误区。

晓燕二胡课堂今天就简单介绍一些自己所知道的经验,供广大的胡友作以参考!

1不要把僵皮当作紧皮

人们在购买二胡的,大多数人都要求琴皮蒙紧,认为琴皮蒙得紧则使用寿命长、潜力大、后劲足。

有些人对紧皮概念并不十分了解,认为用手指按压琴皮感觉便梆梆、截不动,用手指弹崩崩响的就是紧皮。其实不然,制琴师在胡蒙皮前都要对蟒皮进行前期处理,蟒皮前期处理极为重要,是关系二胡发音好坏、使用寿命、效果手感等等的关键。

检验僵皮的方法简单:

一、是听琴音尖细,振动不佳,容易出狼音噪音、下把位发音差(发虚、衰减等)。

二、是手指按压琴皮感觉硬邦邦戳不动。

三、是左手按弦感觉生硬吃力不舒服等等。

2不要把暗皮当厚皮

二胡拿在手,很多人会透过音窗对着亮光看琴皮,据说可以用此方法来查看琴皮厚度,很多人认为发暗不透光的琴皮一定非常厚实。其实不然,现在很多琴皮很薄的二胡,也都会给人以暗不透光很厚实感觉。

这种琴皮说白了就是蟒皮真皮纤维层上面的一层腱膜没有处理(铲)掉,以此来增加琴皮厚度。蟒皮纤维有两层:未经处理的蟒皮背脊皮上面有一层腱膜层,它对于蒙皮发音没有好处,只能减缓振动频率,使琴音发闷、迟钝、含糊。

3不要把透明当做好皮

这个问题和上面那个是一样的。需要我们自己学会自己去辨识!

4不要把白背当好皮,也不要把染黄当作金花

琴皮前期处理好的皮,背面是应该泛白,呈现象牙白颜色。现在这种背面雪白无暇的琴皮,很多往往都是通过漂白剂漂白出来的颜色,并非是前期处理得特别好的真实颜色,用漂白方法掩盖了前期处理工艺不到位。蟒皮纤维属胶原蛋白纤维,与天然蚕丝纤维同质,漂白剂基本上都是强硷性物质,对胶原蛋白纤维的分子链颇具伤害破坏作用。

现在二胡市场,那真可谓是“满城尽戴黄金甲”,随便看一个琴行,那些二胡琴皮大多都是“金花大蟒皮”所蒙,金花大蟒有没有,有,但极少,

现在我们可以留意一下很多演奏家所用二胡,就会发现他们中间,也不是一定要求的金花,并且对于鳞格的规格大小,很少有大鳞格和特大鳞格琴皮,通常以中等鳞格居多。笔者曾见过某制琴师的一把藏品——牙头金星老紫檀二胡,30多年前的作品,上面蒙皮斜数27个鳞格,此乃是已经绝迹的广西小鳞山蟒皮,鳞片小如芝麻,俗称“芝麻鳞”,其琴发音极好,属蟒皮中的珍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